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一部电影告诉你少林三十六绝技有多厉害

发布时间:2017-8-11 11:31:33   点击数: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梁启超

武侠片,是中国电影的一种独特类型,精神气质源于中国春秋时期的侠义精神,脱胎于武侠小说。作为中国一种独特的电影类型,开始进入中国电影史。

小时候就喜欢看武侠片,尤其是爱看六七十年代的邵氏电影。那时还没有特技效果,演员的每一招、一式都要是真功夫。在当时可以说能演武侠片的演员都是具有真功夫或学过功夫的人。现在的功夫片充斥着大量的特技,脱离了武侠片的范畴。特技看的多了就产生了免疫。

武侠片与功夫片的区别比较微妙,后者虽然脱胎于前者,但较偏重武侠的动作元素本身,在动作设计和审美上讲究“实实在在”,不使用或较少使用特技。同时,功夫片着眼于打斗本身,在文化内涵和艺术情操上,略次于武侠电影。武侠片更注重“侠义精神”和情怀。年,香港拍摄、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就属于功夫片。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推荐的武侠片是上世纪70年代的老电影,被功夫迷们奉为圣经的《少林三十六房》。

《少林三十六房》是一部老式香港武打电影,由刘家良执导,刘家辉和汪禹主演。电影讲述的是原本少林寺仅有三十五房,每一房都有自己拿手的绝技(功夫)与独特的训练方式,以练就高深武功。后来有一个叫刘裕德的人逃到少林寺后,为了报仇,学完了三十五房的绝技,武学有成,最后报仇完后开创了第三十六房,而这个人就是后来的三德和尚(三德和尚是洪熙官的师父)。所以第三十六房可谓集前三十五房之大成。其后少林寺每隔一段时间皆会举办三十六房的主持竞选,而成为三十六房的主持,也就意味着成为少林寺的武功第一人。

故事没有什么新奇的,拿在现在说,那就是老掉牙的为父报仇的故事。精彩的是这个叫刘裕德的人逃到少林寺后学遍了少林三十五房的绝技。(实际上是三十四房,有一房修的是佛法)影片的精华恰恰也就在这一个小时的学艺过程中,那个时候少林寺只有三十五房,除了顶房中全是佛法造诣高的得道高僧外,其他三十四房皆为少林弟子的练功房,包括十个基本功房和二十四个拳脚刀剑功夫房,必须一房一房的来,才能逐步走向武学的最高殿堂。于是从第三十五房“饭堂”开始练习轻功,到最后的大功告成,整个观赏过程宛如一次打游戏的通关过程,怪不得令人大呼过瘾。其中从“饭堂”到“臂力房”到“腕力房”到“目力房”再到“铁头房”,刘家良在其中设置了许多趣味盎然的小情节,比如三德端着粥碗站在水中浮木上哭笑不得的那种囧态,再比如三德在目力房中头部动弹不得只能转动眼珠的滑稽相,都让人忍俊不已。而看着三德和尚在经历了一次次失败之后又凭借恒心毅力和聪明才智实现目标之后,情感又得到了极大的升华,这就是电影造梦的魅力所在,它能让你在两个小时的观影过程中好好做一场少林学艺梦,那一刻,仿佛你就是三德,三德就是你一样!

对武学世家出身的刘家良来说,真正的武德是个人修为的提升,练武的过程才是故事的精髓,也是全片最创新又壮观的部份。最后报仇成功,并为少林寺创立第三十六房,永留佳话。

此片为刘家班的少林武打经典之作,亦是年香港十大卖座电影;而同年更获亚洲影展最佳动作效果奖。刘家良师父执导下,由少林片系列代言人刘家辉当打演出,合演的还有70年代邵氏功夫明星,刘家荣、罗烈、汪禹、徐少强、袁小田及于洋等。刘家良导演坚持李小龙提倡的电影真实搏击风格,再加入传统国术的扎实功夫,鲜明地表现出华南武术文化传统精粹。此片不仅稳固了刘家良的导演地位,更令之成为一众同辈及后辈的武术指导争相仿效的对象。每一个镜头都是真打的,拍了天,现在我们拍戏,10-20天就要拍完。

如今电影手法如此先进,似乎可以重拍《少林三十六房》,只是刘老师傅已然仙逝,饰演三德的家辉兄也重病缠身,从新一代导演和演员中再来找如此懂功夫的一对拍档恐怕已是奢望,即使能银幕再现经典,也拍不出经典的那个味了!









































最好白癜风医院
白殿风是怎样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honghr.com/slhj/69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