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 文化内涵 >> 少林寺主持释永信衣钵上的体温案例
只要有树叶飞舞的地方,就会有火在燃烧。火的影子会照耀着村子,并且让新的树叶发芽。
——《火影忍者》
这是出自已经完结的动漫《火影忍者》的经典名句,第三代火影猿飞日斩说的。但这句话来切合中国的少林寺如今香火鼎盛的佛教事业,也是恰当的。
河南嵩山少林寺,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号称“天下第一名刹”。无数经典影视是围绕少林寺题材创作,参透生死的佛法、高深莫测的武学令多少曾经热血沸腾的少年高山仰止,心向往之。现任少林寺主持释永信也曾是热血少年中的一员,而让他顿悟成才的,便是与他结下师徒缘分的行正方丈。
初心“您可以教我学少林武功吗?”16岁的释永信找到了当年的主持行正方丈,他语气不急躁,充满恳切地问道。
方丈用那几乎失明的眼睛,“打量”着眼前的少年。那身体轮廓看上去不纤细,说话气息很沉稳。然而那轮廓一下子沉沦,听到撞地的声响,代表了这个少年矢志的决心。方丈抹黑上前,扶他起来,说道:“先不跪!老衲问你,你出家的理由就是想修少林寺武学?”
“额,没有了……”释永信想不出其它理由。
行正方丈颔首,又问:“那你家里是做什么的?来之前,可曾向父母交代?”
释永信谈到家里的父母、爷爷奶奶都信佛,逢年过节都会虔诚烧香,而且全家都喜吃斋。父亲是公务员,母亲在家务农,释永信家中排行第三,有两个哥哥,一个弟弟和妹妹。这次来少林寺,他只是收拾几件衣服就跑来,没和家里人道个信。
“那你会做什么?”
释永信颇为豪爽地说:“我是农村的孩子。很多活都会做。劈柴、挑水、捡粪、种地啥的都难不倒我。不怕苦,不怕累,就差武功没学会。”
言毕。行正方丈哂之,眼前的年轻人似乎很有佛缘,于心打定了主意:“阿弥陀佛!施主和佛祖有几分因缘,不如这样,你姑且回家,和你家人要封介绍信,如果要得到,你再来。如何?”
释永信一听,明白方丈答应了。于是就回家做父母的思想工作。父母一开始是拒绝的,后来村里来了很多权威人物,一起说服这个16岁少年,可他就是铁了心要出家当和尚。无奈何,最后家里人答应了。
剃度之日,当时正逢白马寺海法大和尚来少林寺。海法法师做了引礼师,行正法师做了剃度师,少年一撮一撮的头发落地,逐渐展露自己根深蒂固的信仰。在仪式上,行正大和尚正式收其为徒,赐法号永信。清净世界,为他开启了有别红尘的大门。这一年是年。多年以后,释永信回忆起当时的庄严肃穆,十分感谢行正方丈,因为文革过了还没几年,很多宗教正统还没恢复,僧人们平时都不敢穿僧衣,这次的剃度很难说不是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
修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尤其是和尚的经,它包含了隐忍、苦难、悲悯。
方丈本身眼睛就看不清东西,要主持少林寺的大小事务谈何容易。永信跟着方丈修行的路很是辛苦。但在永信的记忆里,师傅从未有抱怨。改革开放初期,少林寺还是比较穷困潦倒的。每次永信和方丈出门去登封县城,师傅对开支是非常节省的,就连三角五分的车票也不舍得花。一大早爬上少林寺周边拉水泥、拉砖、拉沙子、拉木料的货车,晃晃荡荡地朝登封赶去。
如果出远门,在出发前师徒二人就会买上二十几只登封的大烧饼,随身带着充饥,在路上遇到茶馆,就喝那种两分钱的大碗茶。到了目的地,经常睡澡堂子,去晚了,连澡堂子都住不上,旅馆又舍不得住,就直接在火车站的躺椅上身子一裹就睡了。
行正方丈看上去一直从容淡定,似乎极乐世界那怕是这样,他也乐于接受。但永信没办法随遇而安,放不下红尘的架子,有时候人来人往,更加坐立不安。原本以为出家人的生活就是闲云野鹤般自由,周游山水,普度众生,何等伟岸!永信心里颇为窝火,理想与现实差距这么大。
但他还是佩服自己的师傅。在很多这样的夜晚,他一人守着师傅,有时候在想,自己和师傅的差别也许就在于吃苦的份上。
很快,永信知道自己低估了行正方丈。年,少林寺有了门票收入,老方丈出门身上带的钱比以往多了。到了北京后,没想到老方丈还是要去找澡堂子。他虽然眼睛看不见,但他已经把路记得很熟了,他让永信去找这家澡堂子,从火车站出去,坐几路车到什么地方下,有什么招牌指示,老方丈都记得。但为了让师父去住旅馆,永信回来对他说:师父,澡堂子已经拆了,没有了。从那以后,师父才开始少住澡堂子,去住旅馆。
死生很多年以后,在修行过程中,永信渐渐明白自己出家的意义,原来不是为了学会最厉害的武功,或者说,这世上有比武学更厉害的学问——死生之事。
“你知道吗?没有行正和尚,就没有塔林。”寺庙里的老人对释永信说。原来文革时期,红卫兵多次来少林寺捣乱,当时他们带着炸药要把少林寺塔林炸掉,行正方丈第一个站出来,跟红卫兵玩命,大声说道:“若要炸塔林,先把我炸了。”结果,把红卫兵吓跑了,塔林没炸成。少林寺的一批文物、佛像、经书,红卫兵要拿走,他站出来顶住,几尊铜像都没被拉走。红卫兵拿铁耙子,要把寺庙的壁画搂掉,也是他站出来挡住了。谁能想象,少林寺的壁画、经书、佛像、塔林,都是双目几近失明的老方丈拼了命保护下来的?
这些事情,释永信深信不疑,因为他自己就亲眼见过师傅为了少林寺,冒着被人整的风险和政府据理力争。
年建设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嵩山就列入其中。但是,文物部门没有把少林寺交给宗教界,而是划拨给风景名胜区了,风景名胜区成立了一个少林寺管理处,这没有落实好国家宗教政策。
于是,老方丈就带着永信多次到开封地区统战部、省委统战部、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中国佛协去做工作,要求僧人管寺,要求把门票的经营权等从文物部门移交给僧人。那时,“左”的思想还很盛行,老方丈多次被叫去谈话,甚至被威胁到生命安全。村里个别有势力的人还扬言要法办、拘留方丈。 一个双目失明的老和尚,带着永信这个十七八岁的小和尚,一次次冒着凶险去北京上访,小而言是为了少林寺生计发展问题,大而言是为了让少林寺氤氲的香火传给更多佛门教徒。
少林寺主持的衣钵,后来传给了释永信。少林寺的发展问题时至今日仍受到争议,当地的政府和商人始终不肯放过少林寺这块大蛋糕。而每次地方提升少林寺门票价格时,身为少林寺主持的释永信方丈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甚至他多次要求取消门票制度。
“只要想到师父为了少林寺的振兴,他可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我还怕什么?”释永信大和尚每每到了塔林,都不禁这样想,那里安葬着行正方丈……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也许佛门中人鲜有教育者出身,但行正法师却像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言传身教,从生活细节到大事抉择中让释永信看到了大爱,大智,大勇。这不正是教育大家们共通的育人目标吗?
点击下方文章链接跳转阅读:
除了苍老师以外,对我影响最深的老师是……
终于看懂了《西游记》,原来孙悟空最感恩唐僧的地方居然是……
[有人
我]善于调教“天才”学生的导师,你给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