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倚天屠龙记中火工头陀事件后,衰微百年

发布时间:2023-2-13 15:28:06   点击数:

金庸先生笔下的少林寺作为武林泰斗,屹立武林百年,也逃不过一个势力必经的过程:盛极而衰,然少林寺凭借其自身基础和一系列契机,重回天下领袖地位,再度复兴。

彭彭以为少林寺的复苏,有一系列的契机,譬如九阳真经的反哺,襄阳之战的低发展红利期,和《易经筋》易经筋的归还,更重要的是,它自身的百年传承和历史使命,使得少林寺涅槃重生,重掌江湖。

衰落的导火索:火工头陀事件

在倚天开篇,少林寺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内讧事件,书中称为“火工头陀事件”,火工头陀本是一名地位低下的服事僧,属于后勤部门工作,兢兢业业的工作屡次遭受香积厨监厨的辱骂和殴打,三年间被打得吐血三次。火工头陀心有恨意,暗中去偷学少林武学,以源源不绝的恨意化作动力,加之他确有不俗天赋,二十年间竟然练成了极为上乘的武学。火工头陀一直隐忍不发,故意在达摩堂一年一度的中秋大校上一鸣惊人,重伤达摩堂数名好手。达摩堂首座苦智禅师见他下手颇狠,上场过招,也因为一招不慎,被火工头陀击断肋骨,重伤而逝。

火工头陀打死苦智禅师,并没有在根本上动摇少林寺的武学地位,但少林寺因为火工头陀的武学来源问题,相互推诿,互责互咎,引发了权利之争。苦慧禅师怒而远赴西域,并带走了众多少林好手,致使中原少林高手几乎断层,进一步削弱了少林的武学实力,随即少林寺“一院四堂”制定了“凡是不得师授而自行偷学武功者,轻则挑断全身经脉,重则处死”的寺规。

复兴的契机:九阳神功的反哺

在倚天之前,有一名游戏人间的僧人,在嵩山之上斗酒胜了王重阳,得《九阴真经》一阅,随即为黄裳的绝世天资所倾,但他觉得九阴阴气过重,达不到阴阳共济而归一的妙处,于是以九阴为鉴,撰写出了一本绝世无双的武学总纲《九阳真经》,凡是天下武学皆可俯拾而用。

斗酒僧碍于少林寺传承下来的“凡是不得师授而自行习武重罚”的寺规,不敢私自相授,于是将这绝世武学偷偷撰写在佛家大典《楞伽经》经夹缝中,只待有缘人发现而习之。清扫藏经阁的觉远大师一早便发现了“九阳真经”的经文,多年来照着修习,在他看来,这夹缝中的经文只不过是「教人保养有色有相之身」的养生之法,并非什么绝世武学。

不知觉中练成全套“九阳真经”的觉远在内力方面已然不逊色于当世一流高手杨过郭靖等人。在何足道上少林寺挑战之时,觉远大师肩挑铁桶,以其浑厚内力施于双腿,将何足道刻画的棋局生生抹去,解了少林寺百年声誉受损之危。然立了大功的觉远和张君宝违背了少林寺那条因“火工头陀事件”而制定的不得私自学武授学的寺规,遭到达摩堂记恨追捕。觉远逃脱到深山,因为剧烈奔跑泄气过度而圆寂,在圆寂之前,背诵了《九阳真经》。

当时在场的三人,郭襄,张君宝和无色禅师在以后的武学一途中,均受益匪浅,倚天中三巨头门派的武学根源便是觉远口述的九阳真经,郭襄以此创研出《峨嵋九阳真经》,张君宝创研出《武当九阳真经》,无色禅师以此类推,创研出《少林九阳真经》,以此为武学根基,缓解了少林寺武学衰微的颓势,此为少林寺复兴的契机。

复兴的基础:百年内蕴和发展机遇

火工头陀事件后,少林寺处于发展的低潮期,但不可否认的是少林寺百年的传承底蕴和基千年业。正如金老先生所写,隋末时期,少林寺曾助力唐王李世民平叛王世充,并屡次帮助唐王逃脱困境,史书记载为“十三棍僧救唐王”,故而奠定了少林寺领袖天下群雄的政治地位,千余年来声名不替。少林寺内部设有“一院四堂”,其中般若堂精研天下各派武学,取长补短,以弥补己身不足,故而有言曰:“天下武功出少林”,如此积累千年,天下武功皆已了然于胸,又笔录于藏经阁,这样的百年武学内蕴,成为少林寺复兴的基础。

此外,在倚天前期,“火工头陀事件”后,少林寺隐闭山门,享受到了可贵的发展红利期,此外,襄阳大战,丐帮和全真派鼎立相助驻守襄阳的郭靖,消耗了大量中层精英人才和可发展力量,唯有正处于低潮期的少林寺闭寺躲过了一劫,故而否极泰来,重获新生。

复兴的强力推手:段誉归还《易经筋》

在天龙武学盛世时期,绝顶高手层出不穷,一度压制了少林寺的声望,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少林寺的镇派心法《易经筋》鲜有人可修习成功,加之阿朱从少林寺盗取了《易经筋》,少林寺失去了这一至尊宝典,错失发展机遇。后来,鸠摩智抢到《易经筋》,在枯井中被段誉吸取一身内力,终于大彻大悟,将《易经筋》交予段誉,并叮咛他一定要送回少林寺。

《易经筋》的归还,为少林寺的崛起增添了强有力的武学理论支持,随着人才的逐渐兴盛,少林寺逐渐崛起。

一百年后,历经了“火工头陀事件”,少林寺从盛入衰,经过数十年的蛰伏,再度崛起。在倚天后期,更是出现了研习出“金刚伏魔圈”以三人合力,力抗张无忌,并击杀了殷野王的高手少林三渡,和精通佛法,武学卓绝的空字辈神僧,自此,少林经久不衰。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honghr.com/gscs/131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