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珍贵图像揭秘少林寺30年前方丈寺随便逛

发布时间:2020-8-11 22:41:38   点击数:
教您如果购买口红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16271.html

少林寺

70后的老编,在80年代正是满大街乱窜、人见人烦的小屁孩。在那个时候没有各式各样的玩具,没有看不完的动画,没有……只有使不完的精力,以及无穷尽破坏力。当电影《少林寺》播出以后,正好迎合了这些小屁孩们的口味。只见在郑州满大街的孩子手里,都是拿着长长短短的棍棒,嘴里“呼呼哈哈”喊着对打着,心里却多了一个非常向往的地方少林寺。

最近看到了一组80年代少林寺的老照片,就让老编带着你,边看边讲讲那个时候的故事吧。另外,还有一组93年前的少林寺老照片,让人大开眼界。

记忆年,距离今天已经33年了。小编当初是在露天电影院,搬着小板凳看了无数次的《少林寺》。不过现在才知道,电影《少林寺》以一毛的票价在全国赢得1.6亿的票房。要知道,那个时候家里人的工资一个月只有几十块而已,1.6亿是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电影《少林寺》曾经火爆的程度不亚于现在的任何一个大片。

那个时候的太室山满眼看过去都是绿色的

第一次去少林寺,是跟着父亲单位组织去的。那时的大客车远没有现在的大巴舒适,路到处坑坑洼洼。从郑州出发,将近4个小时才能走到少林寺。当你能看到太室山的时候,开车到少林寺还需要将近一个小时。

山和现在比起来,没有漫山遍野的房子,只有田地田地田地和小溪。

少林寺门前流过的一条河,印象最深。

因为下了车一群孩子就跑到河里去摸鱼去了,那个时候的河水很清,还见过周边的村民在里面洗衣服。

当时去少林寺的路不好,加上大客车车况很差,上个坡都能哼唧半天。所以,从早上7点多出发,到达目的地也基本上快要到中午了,吃饭就是在路边这样的小店解决。饭店里准备的也就是面条和凉粉之类的快餐。

少林寺在半山腰,当时的大车只能通到山脚下的地方。下车后还要走一段土路,就是这段路,让当地的老乡们看到了机会。卖水、卖茶叶蛋的、卖吃的,一家挨着一家。一张桌子,几把板凳就开张了,熙熙攘攘,很有赶集的味道。

前往少林寺山门的这个土路,是当时最吸引小时候老编的地方。长长的土路两边,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木桌,兜售纪念品。最吸引小孩子注意力的就是那些刀枪剑戟的小玩意,还有塑料指南针、各式到此一游的纪念章、扇子、木鱼等等。印象中,老编还在这里买了一套少林童子功秘籍的印刷品,成为了当时在学校中被流传最久远的宝贝。

少林寺山门前,远没有现在这么多的人,相机也不如现在这么普及。一辆大车上几十个人,有两三部相机已经很不错了。在这里,大家挨个在山门前拍个照片留个影。一卷胶卷36张,能有张单独的留影已经算很不错了,很多的时候都是几个人挤在山门前合影留念。

那个时候去旅游,标配就是一个绿色的铝制军用水壶,到现在老编家里还珍藏着一个。进了少林寺,有一种神秘感,但是也有一丝遗憾,为啥这里和电影里的差别很大,到处都是破破烂烂的残垣断壁,也很少见电影里功夫了得的大师在习武练功。

这个地方现在是看不到了,那个时候也就是这样子。没有导游,只是看看而已。80年代去少林寺,其实更多是为了少林寺电影去的。里面的钟鼓楼、大雄宝殿、都是只剩下半截土墙,任荒草在里面疯长。这个钟楼说是年被烧毁了,只剩下了个破钟。后面的铁佛应该是地藏王菩萨,元代铸造。

那个年代,人们最喜欢穿的就是一种叫的确良质地的白衬衣,类似于现在的化纤织物。记得在小的时候,穿新衬衣,只有在特定的场合,比如说开学、比如说出去游玩,比如说让人觉得很重要的场合。80年出去旅游,绝对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而且要拍照,所以穿件新衬衣绝对是必须的。

曾经的少林寺远没有现在这般的拥挤吵闹,在游客来来往往的时候,仍有那么一两处安静的角落,像一个大杂院一样,有些人在那里悠闲地聊着天。曾经的我很好奇,猜想这些人是不是所谓的功夫高手在这里修行?据说如今的这些地方被当作厢房,供一些来烧香的信徒们借宿。

80年代,随着电影播放后,少林寺开始了逐步的翻新。从第一次开始到90年代最后一次去少林寺,印象中都在不停的修建中。先是小修厢房,后来是大雄宝殿,再后来是重修钟鼓楼、锤谱堂……直到现在的模样。

小时候去少林寺照相最喜欢坐的地方,就是这个叫做赑屃的头上。估计那个时候每个到过这个地方的孩子都有一张这样的照片。但是现在,才知道这是文物。而且,在导游的忽悠下,赑屃的头和屁股会被膜的油光发亮。

当时的方丈室是对外开放的,不像现在,已经成为了游客止步的地方。我很好奇,方丈在这么热闹的地方怎么睡觉、吃饭、练武功呢?而且,每次去都见不到电影里那样穿着黄僧袍,带着红加沙的白眉高僧。

80年代少林寺出名以后,就成为了一个大工地,一直持续到我最后一次去,印象中是在90年代的中期。最近一次去少林寺,也是在10多年前了。这时的少林寺嫣然已经成为了焕然一新的古刹。

这个情景就仿佛是在眼前一样,少林高僧坐在方丈室内,淡定的拨弄着手里的佛珠。看着来来往往的游人,一句话不说。曾经不知天高地厚的我,想要去书架上查找武功秘籍,但是在高僧的目光注释下,胆怯了。也不知道,当时的这位高僧是否就是少林方丈。后来看资料,说是右面供奉的是达摩铁像,是宗道臣送的。原来的少林寺就这样任性,处处是文物,就这样随意的摆放这。

那个时候的老编还小,没有拜读过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否则的话,一定会认为这个僧人,就是传说中的扫地僧。留着雪白的长须,为达摩祖师上香。

立雪亭这个地方老编是一点印象也没有了,只不过那个时候的有人显然没有现在人们虔诚,而少林寺也完全没有现在这样高大上。

这个殿叫西方圣人殿,少林寺的最后一进,也叫千佛殿、毗卢阁。那个时候,但凡进到这些大殿,都有点腿肚子打哆嗦,感觉喘不上来气。在高耸的金刚下,觉得浑身不自在。

那个时候,拿相机的人少之又少,大家使用的最多的相机就是这种海鸥的相机,黑白胶卷的话,一卷10多张照片,拍照的时候,从上往下看,影子还是倒着的。拿着不是很方便,但却能让旁边的人羡慕半天。那个时候,在少林寺里外最多的是拍照留念,几毛钱一张照片,留下地址,洗出来了给你寄回家里。说来奇怪,那个时候的人真的也很讲信用,很少听说拍了照片不给邮寄的。

白衣殿里的清朝壁画。

西方圣人殿内的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这里地上的坑了。因为在少林寺电影里面,有这样一个镜头,一群武僧,天天练功,把地上硬生生的踩出来一个坑。每次去我都去跺上几脚,但是却没有什么反应。

站在立雪亭西侧向南望。

寺院里练字的中年人。

少林寺的塔林曾经是我最抗拒去的地方了,因为知道那里是少林寺僧人的墓地。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的字也越来越多,后来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个地方。每个墓塔都有一小块墓志铭,镌刻着曾经这些高僧的一些点点滴滴。最新的一座墓塔,印象中也是在90年代修建的。

上面这些是老编曾经经历过的少林寺点点滴滴,还有更久远的大约是在年左右的少林寺。让我们在一起在黑白照片中,寻找一下,和今天有什么不同。这些照片摄于年,重现了年少林寺被毁前的原貌,弥足珍贵,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少林寺山门东侧的石牌坊,如今的院墙已经秀见到了他的旁边。

96年前的少林寺山门,和现在的没有多大区别,只是地面没有硬化,没有现在的看着气派。

山门前还有一个类似于影壁墙的门,上面有四个字“天中福地”。现在这个门已经找不到了。

山门上方悬挂的少林寺三个大字,可是康熙皇帝的御笔哦。

山门后面的甬道,就是现在被称为碑林的地方。里面存放了大大小小各个时期、帝王名人以及记事题刻。现在这里也有,只不过没有这么杂乱了。

山门后的第二进建筑天王殿,高处的房檐已经露出了椽子。

有人说这是韦陀菩萨像,其实更像是天王殿前殿的金刚,金刚怒目,果然不是瞎说的。

大雄宝殿前,古柏森然。这些古柏今天依然屹立其中。

洋枪快马,戎装僧兵,这张是亮点。中间的戴礼帽的是少林寺当家大和尚恒林,旁边的扛枪护卫是少林寺的僧兵。恒林那时除了住持寺院之外,还担任少林保卫团团总。年,恒林屡率僧兵打击地方土匪,名震登封。

大雄宝殿内的佛像

大雄宝殿内陈列的兵器、法器,上面有莲花、清静字样的堂威牌。

大雄宝殿内佛像前的柱础。

大雄宝殿东侧钟楼前的唐太宗御碑。

少林寺钟楼

少林寺鼓楼。从这个角度看,左边的天王殿真的很破旧,椽子都露出来了。

大雄宝殿东侧的乾隆御碑亭,亭子上也长了荒草。御碑上有乾隆诗一首: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亭子年被毁,现在仅余御碑。

大雄宝殿西侧的六祖堂。

六祖堂内供奉的观音和达摩、慧可像。

大雄宝殿东侧的紧那罗殿,檐下挂了一口大铁钟。这口铁钟今天依然健在。

紧那罗殿里供奉的紧那罗王佛像

少林寺藏经阁原来是这个样子,和现在的大不一样。藏经阁又称法堂,年被毁。仔细看画面右边,那口明万历年间造的铁锅还在那里。

藏经阁内部的佛像

藏经阁里少林寺的经书典籍。

乾隆皇帝曾经下榻的少林寺方丈室,檐下众僧伫立,只有一僧双手合十。

少林寺地藏殿,殿前荒草茂盛。

少林寺白衣殿,因为里面供奉的是白衣大士观音菩萨而得名。

白衣殿内的观音像。

毗卢阁内供奉的佛龛,上面法印高提四字出自乾隆皇帝御笔。

这个在达摩洞前留影的男子,据说就是照片作者本人。

在达摩洞牌坊前留影,其中一人就是作者。

一百年仿佛就在昨天,我们看到了少林寺不为人知的一面。

文字可以用来说故事,照片却可以用来佐证历史。

如今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者

一位名叫出目里利吕井的美籍日本女教师,年的8月下旬,她来到了登封,记录下了当时少林寺的状况。80、90、00后的年轻人都看看,那个年代的少林寺究竟是什么样子。

来源:爱登封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honghr.com/jbxx/99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