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 历史文化 >> 少林寺,一个商业帝国的过去和现在
来源:正解局(ID:zhengjieclub)
对少林寺来说,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呢?前几天,网上流传一个视频,据说因为一个明星到少林寺参观,普通游客被限流。有游客就怒骂明星:“你算个啥东西呀?”事情曝光后,网络沸腾,无数网友表示气愤。爆料视频中,大爷怒吼后来有消息说,这个明星是喜剧演员杨迪。不过,杨迪也很委屈,他表示,自己是参加当地文化宣传活动,才来少林寺的,全程都由活动方在操作,此次事件实属“背锅”。虽然有了解释,但很多网友却不认同。据说,这样的现象在少林寺,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了。之前不少明星来少林寺,同样享受了VIP待遇,普通游客也一样被限流。这种“包场”背后,不仅是对公共资源的不正当占有,也是网友对这种“特权”的强烈反感。特别是,一些明星出席活动,保安前呼后拥,随意呵斥和推搡观众。宁愿得罪游客,也要为明星保驾护航,少林寺傻吗?当然不是。少林寺愿意给予明星那么多照顾,因为彼此有商业需要。根源是,少林寺铜钱味,越来越浓。现在说的少林寺,一般指的是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也就是北少林,有“禅宗祖庭,天下第一名刹”之誉,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而在福建的福州、莆田、泉州、宁德等地,都有各自的“少林寺”,统一被称为“南少林”。其中泉州的南少林,据说是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闽所建,相对在南少林中更有名些。始建于公元年的嵩山少林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河南的北少林,始建于公元年,是推崇佛教的北魏孝文帝为宣扬佛法,专门为远道而来的印度高僧跋陀,在嵩山少室山北麓修建。只是那时的嵩山少林寺,在神州无数寺庙里,毫无存在感,既没有今天如雷贯耳的名气,规模也略显寒酸。直至隋末唐初,当时的少林寺十三棍僧出山,其中以昙宗为首的武僧活捉了李世民的死对头王世充侄子王仁则,得到李世民赞许,特赐给嵩山少林寺良田千顷,这才让少林寺大放异彩,成为天下名刹。从此,“昼习经曲,夜练武艺”,修佛习武成为了嵩山少林寺独特的传统。其后,历经唐宋元明,每逢国家有难,少林寺僧人都会提起棍棒投入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凭借一身过硬的功夫,屡建奇功,同时也传扬了少林功夫。被焚毁前的少林寺一角可惜在年时,军阀石友三率兵攻入少林寺,纵火焚烧了法堂、天王殿、大雄宝殿等众多古建筑,许多珍贵的藏经也因此灰飞烟灭,令人惋惜。经此一劫,少林寺一蹶不振。千年古刹沦为废墟,周围荒草纵横,鸟兽横行,直至解放后才得以修缮,但依旧没有太大发展。少林寺后来的火热,完全是由于一部电影。到了年代。那时,中国内地电影还在摸索中,但香港电影已是蓬勃发展,只是层出不穷的各类“大侠”故事,早已让人兴趣索然。这时,有人提出能不能将传说中的少林功夫拍成电影,“少林武僧”这样的题材从没有人拍过,一定赚钱。恰好当时相关领导也和香港电影人提议,把正能量的传统武侠故事搬上荧幕,振奋下国人精神。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香港导演张鑫炎的响应,提出“要想让内地电影一鸣惊人,就必须动真格的”。这句话不是随便说说,在各方的支持和努力下,年春天,武侠片《少林寺》正式开机。同一年,18岁的安徽青年刘应成来到少林寺剃度,拜方丈释行正为师,法号释永信。而这个青年,将会深刻影响少林寺的走向。先回到拍电影。这部片子规模宏大,演员中,有才18岁,却已蝉联五届武术比赛冠军的李连杰,以及“剑术大师”于承惠、“螳螂拳王”于海、“剑术冠军”王常凯等等武术高手,一共18人,被剧组称之为“十八罗汉”。这部电影,说的正是少林弟子辅助大唐创立的故事。年《少林寺》电影剧照可当剧组到了少林寺,想现场取景的时候,却傻了眼:少林寺因为年久失修,寺内寺外杂草丛生,荒草都有一人多高;案台上的菩萨一个个东倒西歪,没精打采;就连庙里的和尚功夫,也不像想象的那般高深。实在没辙的剧组,在少林寺只拍了若干镜头。其他大部分的拍摄,实际上是在杭州中岳庙以及西湖周围拍摄完成的。年,《少林寺》上映,举国震动。单从票房上来说,《少林寺》国内公映时的票价只有3毛钱,结果却创下1.6亿票房的惊人纪录。也就是说,观众总计超过5亿人次,是当时全国一半人口的数量。《少林寺》也是内地第一部在香港上映的功夫片,创下万港币的超高纪录,超过李小龙生前创下的万港币最高纪录,甚至还打破了成龙在年创下的万港币的最新纪录。香港市场破华语票房纪录的影片片子后来还被亚洲很多国家引进。在日本,《少林寺》创下40亿日元票房纪录;在韩国创造了51亿韩元的票房纪录,均是最卖座的功夫电影。可以说,这部电影掀起了神州大地学武习武的热潮,捧红了李连杰等明星。但最重要的是,电影更是让无数国人,甚至海外都知道:在河南,有个少林寺。少林寺,也在不知不觉中,被默认为河南北少林。电影《少林寺》成为激励一代人的功夫巨片电影火热后,河南当地迅速整修了少林寺,很多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纷纷踏足,少林寺成为中华武术走向世界的一张靓丽的名片,更成为河南旅游的一面“金字招牌”。年,24岁的释永信在方丈释行正圆寂后,正式成为少林寺主持。而释永信,有着不一样的头脑。他主持重建法堂、钟楼、鼓楼等,还成立了“少林武僧团”进行全国巡演,进一步提高了少林寺的知名度。也正是在释永信的不断努力下,少林寺的名气越来越大,不仅开公司办企业,还在商业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巨浪。年底,有媒体报道,少林寺要上市了。据说当时有协议,香港中旅集团、登封市共投1个亿,成立“港中旅(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其中港方占51%股本控股,少林寺门票经营权等以及景区资产被登封市作价万入股,占49%,年限40年。消息传出后,网上一片哗然。不过,释永信出面解释,“少林寺永不上市。”虽然上市风波过去了。但少林寺商业帝国的开疆拓土,却没有停止过。年,释永信以万注册成立了河南少林实体发展有限公司,正式开启了少林寺资本化运作的道路。学的是佛教经典,念的是清心寡欲的经文,但围绕“少林寺”,也一样赚了个盆满钵满。从武术学校到佛教用品、旅游、文创、餐饮、药品,甚至还有专门的网店“少林欢喜地”,这些产业既有自己开发的,也有授权合作的,内容包罗万象,产业链复杂到堪比娱乐巨头“迪士尼”。《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整理的少林寺企业版图对于普通人来说,少林寺赚了那么多钱,理应就不要在游客身上打主意了吧?但实际上,大钱要赚,小钱也不放过。门票钱就不说了。早在年,新民晚报就报道:在少林寺大雄宝殿台阶下有个卖香处,有僧人专门负责。这里卖香“明码标价”,最低元一炷,然后是元、元、元不等,最高价位是10万元一炷。还有网友说,在少林寺,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别人一般捐最少一千,施主您请随意。十多年前媒体的有关报道少林寺在商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主持释永信的质疑,也一直不断。年5月,一篇署名“释正义”的网友公开举报释永信。帖子内容很“劲爆”,不仅说释永信有严重的经济问题,还说他早被“开除僧籍”,且有情人有女儿,如今已当上外公。随着舆论发酵,少林寺选择了报警。官方最后给出的调查结论是,举报内容都是谣言。释永信年,网络上再次有人举报“释永信的七大经济问题”,指控他曾向前少林寺武僧总教头释延鲁索要巨额财物,非法持有河南少林无形资产股份,侵占高香收入,购买多辆百万豪车、靓号等等。最后的官方结论是,查无实据,全属造谣中伤,仅在内部财务管理上,还有一些需要整改的问题。释永信面对各种质疑,也很委屈,表示虽然少林寺确实赚了不少钱,可自己的工资只是“每月元”。他解释说,每年大几亿的收入,大多用在了寺庙的维护和修缮上,其他还有僧人的工资、行政开支,以及各种大型的佛教典礼,哪怕有结余,也会将钱捐赠给相关慈善部门。至于钱财的使用和支出,那更是有专门财务管理制度以及专人监督,毫无贪墨的可能。但也有人说,这位少林寺“大和尚”,出入豪车接送,身披的“云锦袈裟”价值16万。不过,少林寺长袖善舞的功力,在去年,更是让人们大开眼界。年9月,少林寺发布声明,否认和国货品牌“森马”有任何跨界合作,更以侵权为由,要求其下架所有标注“少林”二字的商品。而人们也才发现,释永信所说的少林寺“无形资产”,绝非空穴来风,而且在各个领域注册和“少林寺”有关的商标,就有多个。属于无形资产一部分的少林寺注册商标这笔“无形资产”实际估值几何,想要说得清楚,那也许只有靠上市了。少林寺如果要上市,看似不可思议,却也不是佛门第一个吃螃蟹的。佛门四大名山中,峨眉山早在年就登陆了A股市场;九华山三次冲击IPO,终于在年上市;普陀山也在冲刺上市。所以,假如说少林寺真的要上市,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了。少林寺一路走来,从寂寂无名到成为世界闻名的佛门古刹,除了因为碰上了难得的机遇,也有现年58岁释永信的功劳。只不过,曾经是落寞、清净的佛门。今天是喧嚣、世俗之所。对少林寺来说,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