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 旅游景区 >> 傅方力我童年时的露天电影
(第期)
我童年时的露天电影
作者‖傅方力☆☆☆☆☆
01
“通知:今晚七点半,在村部操坪播放电影!”
一听到放电影,伙伴们立刻将热火朝天的打纸板游戏停了下来,一向视纸板为宝贝的家伙们任由它们在地上摆放着,没有心思去理会。毛毛虫内心的喜悦全写在了脸上,笑得比花儿还灿烂,他难抑兴奋,大声的叫起来“放电……”,可刚一开口,就被马泥鳅用“嘘”的手势给压了下去,大家心领神会,都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地竖起了耳朵。
只见广播员停顿了两三秒后,便以更加高吭、更加振奋人心的语调激动地说道“今天播放的影片是:《少林寺》、《敌后武工队》,请……”,“耶……耶……”广播员的话还未说完,伙伴们就欢呼雀跃起来。刘甜酒激动得扔下手中厚厚的一叠纸板,神乎其神地打起拳来“呀…啊…!十八罗…汉…拳!”只见他身体向四周画圆似的旋转,双手也在胸前不停的挥舞着。突然,他收拳横身,抬起右腿向旁边踢来“看腿!金…钢…少林腿!”,他一边有模有样、自我陶醉地挥拳踢腿,一边铿锵有力、一字一句的解说着,把我们逗得捧腹大笑。
张辣椒见状,也不甘示弱,他急忙向大家摆起右手“都走开,都走开,看我的!”。大家纷纷从刘甜酒周围散开,留下他独自打拳。只见张辣椒跑到刘甜酒五米开外的地方,微蹲下身,弯了弯腰;右手握着拳,插在间腰,突然张开拇指和食指,形成一把手枪的样子;他用力的把枪从腰间拔出来,缓缓向上抬起,一边抬一边紧闭左眼,睁圆右眼,手刚一到右眼前,只听“砰”的一声枪响,他的手臂不由自主的向上猛地弹了一下,看来威力不小,把树上的鸟儿都嚇得扑噗扑噗飞跑了。
再看看刘甜酒,只见他没有了之前的生龙活虎,身体开始慢慢的东倒西歪、像电影中的慢动作一样摇晃着;他左手捂着胸口,右手吃力的指向张辣椒,跌跌撞撞向前倒。“砰”张辣椒手起枪落,抬起左手又是一枪,霸气十足的大吼到“双枪少~年~侠!!”刘甜酒应声倒地,痛苦的挣扎着,两只眼睛仇视地望着张辣椒,艰难地举了举颤抖的左手,口中断断续续挤出几个字“兄弟们,给……给给我报……报……”话还未说完,脑壳一歪、睁着眼睛“腰罗了”(死)了,“哈哈哈……笑死个人哒!”他俩精彩默契的表演把大家乐得人仰马翻。
自娱自乐一番后,伙伴们就各自收拾东西,跳着蹦着奔走相告去了。首先都会跑到父母劳作的田中报告喜讯,催促他们尽早收工、尽早做晚饭,自己则加紧完成家庭作业和家务,然后早早的吃完饭、洗完澡,时刻准备出发看电影。
02
晚上七点左右,人们从四面八方向村部聚过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好不热闹。就连大黑狗也不甘寂寞,翘着尾巴不声不响跟在主人的后面,“小黑,我们去看电影,你要看家,快回去!”聪明的小黑狗看被主人发现,乖乖的摇着尾巴回去看家了。
路上的人越来越多,男人们光着膀子,扛着木椅,提着凉开水,吸着印象牌香烟,一边走一边漫不经心地散着经;年轻的少妇们带着幺儿,一会怀中抱、一会手中牵,一边摇曳拍打手中的芭蕉扇为儿驱蚊散热,一边与同伴说说笑笑。他们一路走来,悠闲幸福,全然不见繁重农活留下的劳累;老人们带着手电筒,在子孙的陪伴下,不慌不忙往前行;孩子们三五成群,大带小、小跟大,你追我赶、嬉戏打闹。
最亮眼的就是未婚的少男少女了。少男们朝气蓬勃,有使不完的劲;少女们青春靓丽、打伴时髦。少男少女看电影不带椅、不带茶,有的连手电筒都免掉了,就光人一个;他们精力充沛,只要听说哪里放电影,能穿过几个村庄,不辞辛苦的走上十里甚至二十里路前往。
相识的少女会结伴而行,她们举止亲热、形影不离,走起路来紧密相簇,显得格外的友好团结,像是即将要共同面对恶敌似的。她们的步伐轻盈盈的,风一般经过你的身边,留下一阵阵清香。
跟在她们身后的,大都是些潇洒英俊又吊儿郎当的少男了,个别斯文的少男会衣冠整洁、中规中矩、一言一发,只知随波逐流;吊儿郎当的少男叼着香烟,穿着长裤,留着长发;光着上身,将衬衣搭在光膀上,走起路来崴是崴,臀部上下、左右扭是扭,有点像现在的娘泡。他们一边走一边讨论着前面的少女哪个姓什么,哪个又是某某的妹妹,哪个最大,哪个最漂亮……
“哎!中间穿裙子的妹妹,你是哪个村的?”一个胆子上得天的少男突然大声对着前面叫喊起来,嚇得斯文的少男加紧藏在队伍后,低着头不敢往前看。少女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小声的偷着笑了笑,不仅没有回答,反而加快了前行的脚步。
“哈……哈……你合卵行,别个理都不理你!”,“真地没面子!”喊话少男的同伴们幸灾乐祸的调侃起他来,他受不起刺激,把右手拇指和食指放在口中“嘘”的一下吹响了刺耳的长口哨,把路边正在吃草的小公牛嚇得不轻,“蹦”的一下跑开了。
少女们回头讨厌的看了看少男们,相互之间挨得更紧了,立刻长发飘逸的调回头、扭着腰,嬉笑着再一次加快了脚步。看到口哨换来了少女们的庐山真面目,少男们乐开了花,就连最斯文的那一个也情不自禁的叫了起来,都随着少女们加快了速度。
“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哇,往前走,莫回头……”口哨哥见伙伴们情绪高涨,像打了鸡血似的,兴奋不已,他敞开粗哑的嗓门唱起了《红高粱》主题曲,哪知刚唱几句,前面的少女们便像惊弓之鸟,撒腿就跑。
“好啦好啦,把她们唱起跑哒啦!”,“这真是大胆的往前走,不回头了啦!”大家看着前面的少女们跑掉了,觉得很遗憾,便你一言我一语、嘻嘻哈哈开着玩笑埋怨起口哨哥来“好多歌可以唱,唱这首歌搞么的?!”,口哨哥头脑灵活,迅速为自己辩解道“我要她们大胆的往前走,又不是大胆的往前跑!”,“哈……真地刹瘾!”少男们抚掌大笑。
少男们意犹未尽,一边走一边津津乐道继续原话题。一转弯,看到前面不远处的空中布着一张大白荧幕,在两根长竹杆的拉扯之下,被风吹得鼓鼓的。“到哒、到哒!”少男们这下比看到少女们更兴奋,抖抖精神,大步流星向前奔去。
03
村部离我家只有一沟之隔,站在后门口就能将放影场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甚至坐在厨房吃饭,也能用耳朵了解得八九不离十。正因如此,父母总想乘着凉快多赶点农活,毫不担心因迟到而留下“看戏不看头,等于炒菜没放油”的遗憾。
外面人声鼎沸,虽然父母淡定自信,但我们四兄妹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做什么都心不在焉,总会不由自主的跑到屋后看看情况:只见小家伙们在白荧幕周围你追我赶,打打闹闹。毛毛虫站在荧幕之下,不知天高地厚的想跳着去触摸它,高矮悬殊云泥之别,他望洋兴叹,只能张大着嘴,若有所思地仰头凝望那镶有黑边、充满神奇的白荧幕。
荧幕北边二十多米的地方更是人头攒动、喜气洋洋,人们将一张八仙桌围得水泄不通,步调一致的看着放映员架机调试、开箱取片的忙碌着;调皮的小家伙们追逐打闹,弯腰侧身、低着头,像泥鳅一样机灵的从大人们腿边钻进钻出。
两个劳力抬着发电机走向村部房后的角落,几个勤劳的叔叔见状后不约而同帮着清障布线、拿东抬西,个个眉欢眼笑;在荧幕和八仙桌之间,早来的人们已占据有利位置,整齐的摆好了自带的板凳、木椅,甚至砖头、岩石等;老人们抱着孙子,抽着烟袋,坐在凳、椅上一边安心等待,一边与难得相聚的老伙计们嘘寒问暖、谈天叙旧。
一个年轻的大肚子阿姨特别引人注目,她一边抚摸着西瓜一样的肚子,一边快乐的与旁边的姐妹分享孕子的幸福。她的婆婆慈祥的望着她,已高兴得合不拢嘴;她的丈夫坐在旁边,一会递茶、一会扇风;熟悉他们的乡亲总会送去美好的祝福,乐得一家人喜笑颜开,不断谦敬的回礼道谢,就连素不相识的人,也会侧目投去羡慕和善的眼神。
……
总之,眼前热闹欢庆、温馨和谐的画面让我更加心驰神往、迫不及待。
夜色渐暗,我们狼吞虎咽吃了几口饭后,便心急火燎的往后跑,再看到的放影场已是人山人海,到处都是黑压压的,就连与村部操场相连的乡道也被占得风雨不透;成百上千的人汇在一起,歌唱声、欢笑声、叫卖声、呼喊声……声声入耳、沸沸扬扬,就像庆祝一个异常隆重的节日,让我感觉世界上一定没有任何地方比这里更热闹了。
突然,从八仙桌上的放映机里射出一道强光,吵闹的人们立刻“喔!”的一声欢呼起来,都调整姿势,面向荧幕;强光照在荧幕上,让幕布显得尤其洁白干净,就连一个蚊子息在上面,我们也能看得清清楚楚;光柱之中蚊蛾起舞,快速的穿梭于光明与黑暗之中,小家伙们看得入了神;一个调皮的大哥哥把手举起,伸入光柱中,荧幕上便是一只舞动的大手,他又猛地把手抽出来,荧幕上的大手也奇迹般消失了,这立刻引起了小家伙们的欢跃和好奇,荧幕上立即又会多出很多张牙舞爪的手。大人们这时是不会阻拦的,因为他们知道,这只是放映员在做最后的准备工作----调试焦距。
04
待光柱照在荧幕上不偏不斜时,人们就知道调焦结束,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来了。
纯白的光柱一熄,眼前漆黑一片,人群又开始闹腾起来:吸烟的赶紧换上香烟,拿出洋火“嘶”的一下划亮后点燃烟头,再将手中燃着的火柴快速左右来回摆一摆,熄掉了;口渴的赶紧拧开瓶壶,咕噜咕噜喝上几口水;喉咙不舒服的急促咳着嗓子、湿润湿润,还时不时舔口嗒嘴;父母们再次叫喊着孩子的小名,叮嘱他不要乱跑;“冰棒、雪糕”的叫卖声开始由驻地不动转为移动吆喝,不失良机大声叫卖……似乎人们在共同精心准备着一场重大战斗,一定要做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好像只有我无所事事,扭过头去,傻傻的盯着八仙桌的方向。
光柱再次亮起,荧幕上不再是光板板,而是繁星点点的圆状、星状、条状等各式形状不一、大小不一的图案,它们伴随“嗞嗞”的声响一闪而过。我还记得,随后便出现一排很大的字,光柱也不是清一色纯白,而是五光十色。紧接着就是一位农民伯伯在地中播下一粒种子,不到一秒,一根绿色的嫩芽就像虫子一样破土而出,人们异口同声“啊”的一声惊叹起来,绿芽好像是听懂了这是人们对它的赞美似的,还未等大家反应过来,它便开始迅速长高,比吹气球还要快,让人们非常惊讶、惊奇、惊喜,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惊呼声中长出绿叶、开出鲜花、结出硕果,此情此景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后来我才知道,这仅是正片开播前的农业科教片。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会看得津津有味;男解说员刚柔并济的声音高低起伏、委婉动听,通过音响的传播,像磁铁一样吸引在场的人们;又如信使一般,悄悄潜入无边无际的黑夜,由近到远,为正在赶来的人们传递口信,像是温馨提示近处的人们“别急别急,正片还有一会!”,又像温柔催促远处的人们“加油加油,正片马上就要开播啦!”
一边是播放的科教片,一边是陆陆续续、匆匆忙忙赶场的人们。等他们气喘吁吁赶到的时候,眼前更加水泄不通了。他们有的抱着孩子,打着手电,努力寻找有利地形,像扁鱼丘水一样围着人群转了两个圈,终于找到一处看似松散的地方;他如获至宝,立刻像别人一样,将孩子骑在自己的脖子上,想见缝插针的挤进去,可一抬腿,才发现早已没有了下脚的地方,原来那里堆放着很多杂物;他灵机一动,要攀爬到后面的树上,可走近后才知道,上面也已人满为患;他急得伸脖踮脚、扭头晃脑,万般无奈之下,只能跑到荧幕的背面,隔着水沟、反念着字幕去观看了。
这一切好像是预先就安排好了似的,待荧幕背面的人攒三聚五之后,科教片也结束了。
05
“天下功夫出少林,传说……”正片终于开播了,开场便是几个武功高强的少年“呼呼”生风地挥棍舞棒打斗着,人们再次欢腾起来。伴随动听的古典音乐和解说员对少林寺慷慨激昂的介绍,深深吸引了每一个观众,人们聚精会神,渴望通过后面精彩的内容揭开少林寺神秘的面纱。
开场白一结束,悠扬婉转、古老深沉的钟声“当---”的一声响起,天空出现三个字,龙飞凤舞“少林寺”。人们立刻心潮澎湃,小伙伴们更是手舞足蹈、惊喜若狂。
从此刻开始,人们的喜乐哀怒、恩怨情仇已不再由自己掌控,都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着。荧幕上,小虎子(李连杰饰)之父神腿张正在遭受横行霸道、心狠手辣的隋将王仁则的残忍迫害,见此情境,大家顿足搓手、咬牙切齿的看着王仁则;镜头一换,又出现武功高强、脚被铁链所困的神腿张,他刚强不屈、临危不惧的形象很是让人振奋,大家一脸严肃,敬佩、忧心地看着他,但终因身有重伤,又寡不敌众,惨遭杀害,观众们心情沉痛,发出阵阵的惋叹之声。
小虎子虽说逃出魔掌,但身负重伤、危在旦夕,观众们更是忧心忡忡,目不转睛盯着荧幕,一秒也不敢离开,生怕他出现意外;后来小虎子被少林寺收留,寺院中的清茶淡饭无法将其救活,为了给其滋补身体,和尚们便到田中使用蛤蟆功捕捉青蛙,那些滑稽的动作和幽默的对话让观众们开怀大笑;在小虎子的苦苦哀求和少林和尚们的求情之下,方丈终于同意收小虎子为少林弟子,取法号为“觉远”。众望所归之后,观众们才如释重负。
“大将军,李世民被少林和尚救走啦!”,“反啦反啦!给我进军少林寺!”,听完巡兵的报告,王仁则恼羞成怒、凶相毕露,下令进军少林寺。荧幕上立刻出现“驾驾驾!”策马扬鞭、号角连天、杀气腾腾的画面,他们一路狂飓,所经之处灰飞尘扬、鸡飞狗跳,一下把观众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少林寺在劫难逃,只见王仁则一下马,便下令火烧少林寺,不会武功的少林僧人乱作一团,纷纷向寺内逃窜。观众们忧心如焚,屏气凝神。“阿弥陀佛”老方丈慎定自若的从寺院走出,“若该罚,罚不及僧众,我愿独自承担一切!”哪知丧心病狂、灭绝人性的王仁则说要活活烧死老方丈。观众完全将自己置于剧情中,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倾刻间,若大的人群鸦雀无声,静得出奇!除了片中人物的对话外,就只有放映机“吱吱”的转动声、远处发动机“嗒嗒”的轰鸣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了,甚至,还能听到自己“噗通噗通”的心跳声。坐在我旁边的毛毛虫,吓得用手把眼睛捂得紧紧的,一会忍不住移掌偷看,一会又惊慌的继续低头捂眼,坐在地上瑟瑟发抖。
“那我就送你上西天去吧!”王仁则一声令下,德高望重、慈悲为怀的老方丈盘坐在木柴堆中,瞬间就被熊熊大火包围,但他仍然正气凛然、义无反顾,少林弟子们悲痛欲绝、泣下如雨,观众表情凝重、触目伤怀,甚至悲愁垂涕。“妈妈我怕,我怕……”一些小弟弟吓得钻进了父母的怀抱。
06\
“师傅,李世民已率领唐兵,渡过黄河,直取东都!”觉远悲喜交加的将此消息告之身中数箭而奄奄一息的师傅。“喔……”知道少林寺马上有救,满场观众欢天喜地。师傅欣慰的看了看觉远“你们要……要保卫少林,匡护正义!”,说完便含笑死去。“师傅、师傅……”看着父亲、老方丈和师傅相继被残暴不仁的王仁则杀害,旧恨新仇让觉远忍泪含悲、切齿痛恨,观众更是义愤填膺、摩拳擦掌。
报仇雪恨的时机终于到来,狡猾的王仁则带领部下,骑马落荒而逃。觉远和少林十三棍“驾驾驾”挥鞭紧追。虽然觉远武功高强、傲视群雄,但从激烈的骑马追逐中就可以看出,恶棍王仁则也不是等闲之辈。
“快追!快追!”见此情形,观众急不可耐,一边激动地挥着拳头、一边呐喊着为觉远助威加油。觉远像是不负众望,奋起直追,只见“噗”的一飞镖,王仁则四脚朝天摔下马来,“哈……好、好、好!”观众齐声喝彩。
穷凶极恶的王仁则似乎看到了观众们也要置他于死地,更加恼羞成怒,露出凶残狰狞的面孔扑向觉远。他们从路上打到船上、从甲板上飞到船帆上,又从帆上落入水中……打斗几十个回合也难分胜负,场面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王仁则见久未取胜,便气极败坏的运气加力,使用内功,一个阴爪拳猛地打向觉远,“小心!”观众们一边提醒觉远、一边不由自主的像觉运一样左右闪躲。此时,觉远像是观众们的师傅一般,大家都随着他的动作而不断动作着,一会闪躲、一会挥拳、一会呐喊。打着打着,只见阴险的王仁则还未等觉远反应过来,突出一阴掌,觉远重重的摔在夹板上,脸上出现三道血爪痕“哎……”观众们喟然长叹,捋臂将拳,恨不得上去帮忙。
“快打他的气门!”,“不行不行!他穿有盔甲,要打夹子(腋)窝”观众们你一言、我一语,愤愤然,“踢胩(裤)裆,踢死他个气泡卵!”,“哈哈哈……”
武功高强的觉远果然没让观众失望,一个鲤鱼打挺翻身跃起,猛地飞出一个少林腿,踢得王仁则重重撞在船帆杆上,头冒金星。觉远愤怒、痛快的叫喊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上去,左右快速出拳,把王仁则一双狡猾的眼睛打成了对对眼,眼前出现三个觉远,“哈……打得好,打得好!”观众顿时欢呼雀跃,有的难抑兴奋,“蹭”的一下站起来,把后面的观众挡得个干干净净,害得他们慌忙摇身侧肩、伸脖探头盯着荧幕不放;有的小伙伴高兴得不知所措,竟跑到荧幕下面挥起拳、踢起腿来,逗着观众哈哈大笑。
……
两部影片播完,已快深夜,人们挨肩叠背,提起櫈、椅慢慢向四周散去;到处移动的手电光,像天上的繁星点点,非常壮观。小伙伴怕被挤散,手拉着手往前走;大人们心情轻松愉快,还沉浸在电影中,一边走一边津津乐道地讨论着。
虽然当时我还小,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但每次看电影遇到那万众一心、一呼百应的情景时,心中就是暖暖的,让我很受鼓舞,像有一股巨大的能量要从体内喷涌而出,让人幸福、让人陶醉,催人上进!
上学后,我才知道这叫爱憎分明,这叫深明大义,这叫纯真善良。正因有人们这些优良的品质和精彩影片的结合,才让露天电影魅力无限、精彩无限。不管是酷热难耐、蚊虫叮咬的夏天,还是天寒地冻、冷风刺骨的冬天,每次都是人山人海;哪怕中途遭遇大雨,被淋成落汤鸡,也心甘情愿;哪怕不幸偶遇发电机故障,等待两个小时也乐此不疲;甚至遇到少混子们打架斗殴,吓得激流涌动的人群手忙脚乱、丢魂失魄也在所不惜。
露天电影是八十年代,各村轮流播放以娱乐群众和家境富裕人家办喜事庆贺的一种方式,是我们那代人文化生活的大餐,是农村夜晚最亮的风景,它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和享受,令人不时回味,激起我浓浓的乡愁。
傅方力,男,湖南省安乡县人,目前已撰写十万余字的“童年趣事”。
胡正根‖陌生的咖啡
王正英‖资水之畔
安仁古‖《老屋》(散文)
《人间正道》张涵篇《爱满人间》(二)
甘昭斌‖原创诗词十一首:《夏日抒怀》(外一首)
陈平华‖我的闺蜜“麻辣烫”
罗龙专‖永远的丰碑
傅仙兰‖你是我的骄傲——看影片《摔跤吧,爸爸》有感
罗孟冬‖益阳有一座寺曾有两个皇帝呆过
杨杉杉‖伞具之礼——侗族男女结婚的一项特别的仪式
杨再平‖致凤凰古城女诗人——苗妹儿
全衡山‖短文三篇:《短命鬼与有寿个》(外一篇)
蔡永庆‖童年记忆中解馋的零食
王正英‖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honghr.com/lyjq/9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