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浅谈少林禅武医的由来,了解少林功夫

发布时间:2020-9-13 9:57:21   点击数:

引用行性法师的介绍

“世人习惯称少林拳为外家拳,这原本是一句不了解少林传统拳法精髓的外行话,被小说家以讹传讹,成为流行于世的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少林传统拳法实则以气功为始终之则,而被世人习惯称之为“内家拳”的武当山拳法,根据以前少林寺藏经阁中的档案文献记载,其创始人张三丰老前辈在少林寺学艺三年,学习了少林罗汉拳,特别学习了心意把的一个侧式,领悟了禅武的奥妙,创立了武当山拳法。我的归依师傅德禅方丈告诉我,他曾亲眼看到过这份档案的资料。后因藏经阁失火,所有档案资料全部被火烧毁了。出家人不打妄语,德禅方丈是个德行极高的人,我完全相信他的话是真实的。

习练传统少林拳法,首先要从练气开始,练气首先要养气,而养气就是练心,即心意的锻炼,气静则神恬,神恬则气足。禅宗主张“无念为宗”.“清净本心”,是一种无意识的功能状态,只有在心灵澄澈.只有在心空无物时,才能开启潜在的意识活动所体验不到的及被理智,情感,习惯所控制的直觉悟性。“心意把”在整个修持过程中突出禅的无念合道的思想,以不用意识,不用意守的“无意念”为练心之要,顺其自然,使精气神顺替本性与天地合一。所以只有参透禅机,才能超脱生死怖畏之域而达到极致所归,即生命精神所归依的不动心功夫,所谓超乎寰中,得其象外也。

我们都未见过达摩祖师,只知道少林寺平时用于健身练的易筋经,即是达摩祖师传下来的。遥想当年,从达摩祖师开始,历代高僧座禅久了,就要活动,就要舒展筋骨,通过舒展筋骨,慢慢体验了解了身体筋络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经为周身之气息,络为络脉,于是有了气化。坐禅练武会出现这些问题,平时劳作也会出现气血的毛病,用气,用力,用力过了,就会造成血淤,气淤,血淤则肿,气淤则痛,于是就要调整气血,通过气化导引循环。经过千百年来的摸索积累,少林才形成了独特的气化功夫,所以少林禅武医是由禅而武,由武而医。

禅宗主张“任运随缘”,融大千世界于一体,特别是融入现实生活这种“宽容”的思想,深深地渗入在心意把中,如锄地功、辘轳功等。少林武术“出与心灵,发与心性”,深得禅学精髓。少林高僧妙兴云:“头如波浪,手是流星,身如杨柳,脚似醉汉,出与心灵,发于性能,似刚非刚,似实而需,久练自化,熟极自神。”道出少林武工与禅学互为一体的道理。

少林医学谓之“禅医”,是中华传统医学的重要一支。“禅医”之基础理论包括病理、药理、养生、保健等,都是以“禅机”和“气机”为基础,强身先修心、修德。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基础,百脉气通则身心健康,脉不通则气滞,病则由此而生。所以禅医一道,用药、养生保健即以打通气脉为基本方法。

资料来源于网络,原始作者不清。仅供学习参考

{中华武术家}一个学习武学的专业知识平台!

长久相伴,必有所获!

↓↓↓点击阅读原文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honghr.com/lyyj/1018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