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读本人物和普京女儿是同学,少林寺习武

发布时间:2021-10-2 11:21:35   点击数:
有人曾这样问过奥运金牌得主、拳王邹市明:“你凭什么?”邹市明反问了他一句:“那你拼了什么?”只要你热爱拳击运动,就知道“拼”是这项竞技中,最浓墨重彩的底色,除了赛场上耀眼的成绩和荣耀,打倒一个个懦弱的自己,让生命绽放到极致才是他们真正的追求。毕竟,最终能站在舞台中央的毕竟是少数,最终,是否有金牌,是否有金腰带,是否有观众,都不那么重要了。只要够拼,都能拥有抓住梦想人生的机会。M3连锁健身创始人马三,就体会了一把“拼”的人生。

01

调皮的乡村孩子王,15岁被送到嵩山少林学武艺

33岁的马三笑容浅淡,平头短寸、胸肌明显。从12岁学武术到现在,马三跟散打的缘分已经21年。马三出生于曲靖会泽的贫苦家庭,从小个头不大,却是出了名的调皮。少年马三早早就成为邻里玩伴中的孩子王,成天带着孩子们到处疯玩。家里人实在管不住马三,不得已把他送到了昆明,学习传统武术。在文武学校,马三第一次接触到了散打。因为身手不错,甚至有高年级的孩子来找马三“切磋”。15岁,马三又被送到了离家千里之外的河南嵩山少林寺,学习专业散打。在这所闻名世界的功夫学校,马三学到了最为严苛的生存法则。

02

少林寺武校的生存法则:只要你强!

在少林寺,他们早上5点起床,晚上10点睡觉。训练、早操、习武……枯燥的训练、千篇一律的生活,是马三少年时代的全部。“吃饭靠抢,去晚了只有粥和馒头,你想想,一下课,1、2万人排队去食堂吃饭是什么概念?”吃饭靠抢,洗澡靠抢,宿舍里能用上牙膏的孩子都算得上“家境富裕”,当时的条件之苦可想而知。加上都是习武的孩子,争抢的激烈画面让人不忍直视。“平原洗澡很困难的,因为没水啊,有时候1个月才能洗一次。车子把水拉进来,一个班一个班地洗,我们自己接一盆水,可以用一个星期。”因为家境贫困,那时的马三一年下来生活费最多块,一个月满打满算25块。不够了怎么办?借!借纸借牙膏借衣服,啥都借。“武校的生存法则是‘只要你强’,没办法,进去的孩子很多都是调皮、家里条件不好的。但是只要成绩好了,学校就会给补贴。”

03

为了让他安心念书,家人隐瞒母亲去世消息整整一年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马三拼命练基本功,第二年就进入了少林寺重点培养的武僧后备队。学校里高手如云,能进入比赛并获奖,都非常不容易,需要经过层层选拔。年,16岁的马三在52公斤级的散打比赛中,拿到了全校第三名的好成绩,并获得了奖学金。“得奖了,每年能领到元奖金,很开心,因为一整年都有钱了,不用再跟别人借。”沉浸在比赛胜利中的马三怎么也没想到,为了让他在少林寺安心念书,家人向他隐瞒了母亲去世的消息,而且隐瞒了整整一年。“这件事当时震惊了整个乡镇,原本我在少林寺确实有些在不住,知道我母亲的用心后,我又回到少林寺,在那里一共待了8年。”

04

受到拳王霍利菲尔德的鼓励,跟普京女儿是同学

在少林寺武僧后备队,男孩子都剃着光头,个个精瘦得分不清楚谁是谁。武僧队在固定的院内习武,每年假期,来自世界各地的功夫迷都会到这里求学。在马三的印象里,有一位特殊的同学。“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女儿,每年假期都会来,我们在一起训练,但因为级别不一样,从来没有交过手,她人很漂亮,年纪跟我们差不多,我印象挺深的。”拳王霍利菲尔德也来少林寺交流访问,学习了解少林功夫。那是马三最崇拜的偶像,遗憾的是当时他受了伤,腿打着石膏,没能上场在偶像面前展示自己的风采。“大家都去训练了,我腿打着石膏,一个人从7楼下来到训练场去看偶像,还要再走米左右,单脚跳着去,走了差不多1个小时。”因为热爱,哪怕受了伤,马三都坚持每天去训练场看这些拳坛的风云人物。兴许是马三的状态感动了霍利菲尔德,“当时霍利菲尔德还扶了一下我,那一刻,我感觉腿都好了,都不痛了!整个人就像打了鸡血一样。”

05

云南省散打锦标赛65公斤级三连冠

这种热血的状态一直保持至今。年,马三离开少林寺,回到云南省体委,成为了专业的散打运动员。“我在那里待了3年,代表云南省打了十几场,我没退役的时候,冠军基本上都是被我把着打的。”连续三年,马三获得了云南省散打锦标赛65公斤级别的冠军。想要成为冠军,体重控制是必修课。“那时能有比赛打真是靠运气,有时候1年才有一场比赛,所以很珍惜,为了能打比赛,不吃饭减体重,称体重的时候还把头发剃了。”关于体重控制,马三有更真实惨痛的经历。那是一场跟泰国对手的商业拳赛。为了备战,马三要在两周内把体重从70公斤降到62公斤,以获得参赛资格。以前他也有过为了比赛,疯狂控制体重的行为。而这次,马三对自己“下手更狠”。“半个月没吃米饭,只吃水煮蛋白和牛肉这些东西,口渴了就喝葡萄糖,水不能喝太多,不然就水肿了。”两周,要让一个肌肉型的人减去8公斤体重,试过减肥的人才知道有多难,真是恨不得呼出去的空气都能带走身上的脂肪。那段时间,马三连着一周没睡觉,脑袋里想的全是吃的,整个人折腾得眼窝凹陷,脸型都变了。遗憾的是,最后比赛输了。“打比赛的时候身体没有反应过来,腿抽筋,最后输掉了这场比赛。我也是从这次开始,才更认真地思考科学的训练方式和赛前准备这些问题。”

06

从小马到马哥,从专业运动员到创业做老板

年,马三退役,在昆明成立了云南省小马搏击俱乐部。从小马到马哥,从专业运动员到搏击俱乐部老板,这一路,马三走得尤为艰辛。期间,他干过装修,做过养殖,最终还是把自己定义为搏击教练。哪怕已经是俱乐部的老板,他仍坚持定期带运动员跑步、训练,进行力量和体能的调整。“他们说我花在学员上的心思比花在媳妇上的要多,家里人的化賨聚会我都没有时间去,就有点武痴。”在搏击俱乐部,马三前前后后带过多个学员。他还把业余的选手训练到了职业的赛场上。在大成武艺中国MMA综合格斗超级联赛中,马三带领的运动员取得了全国第四名的好成绩。当时,已到而立之年的他激动得第一时间冲到赛场上,一把抱起运动员旋转、欢呼。也是这一场比赛中场休息时,马三帮运动员止血,眼里满是心疼。摄影镜头记录了这一时刻,解说员评价马三为“最暖教练”。“他们帮我实现了梦想,这也是每个教练想要的荣誉感,未来我们会更加努力,把搏击的每一个动作和技术再细化,让更多的队员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和享受搏击带来的无限魅力。”

07

丽江姑爷计划一年内开3家M3健身房

年,马三成为了“丽江姑爷”,定居丽江发展自己的搏击事业。5年后,投资多万,带着马三梦想印记的M3连锁健身将在北城区盛大开业。“M3连锁健身将重新定义丽江的健身市场,我们通过进口高端器械组合、多元化健身项目和全智能的数据追踪,让健身更加精准和专业。我们的计划是一年内开设3家M3健身房,3家店分别以健身、游泳、搏击为主题,全面打造真正意义上丽江人自己的健身房。”因为追过梦,所以深知梦想的珍贵;因为吃过苦,所以明白苦难的价值。

习武21年,到现在,马三的鼻梁骨是断的,左腿膝盖那儿缺了一块,肋骨也断过好几次。但他仍在搏击的路上昂首前行。只不过,这次他不再是一个人,而是拥有了更多热爱搏击的支持者。

“再苦再累都能坚持,没事,比我们辛苦的人还多呢。我也希望能够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丽江人爱上搏击这项运动。”马三说:只要够拼,人人都可以是自己的拳王。

文案|洪雪莲

图片|和雪婷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周美琳

主编|杨冬合

执行主编|刘莉

副主编|杨玲

法律顾问泰联律师事务所杨灿菊和光文

28万+人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honghr.com/lyyj/1206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