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 旅游游记 >> 参访少林寺下院——许昌龙化寺
参访少林寺下院——许昌龙化寺
年4月11日上午,应少林寺下院——许昌龙化寺住持延宣法师之邀,笔者来到了位于许昌市北郊俎庄(许昌汽车北站东米处)的龙化寺。因延宣法师临时有事,由该寺的延群法师接待。在延群法师的介绍下,笔者参观了龙化寺的殿宇和软硬件设施,了解了龙化寺的历史和现在的恢复建设情况,不禁对这一千年古刹心生无限敬意。
据史记载,龙化寺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寺院由著名的禅师法如(年~年)所创。法如禅师曾居嵩山少林寺六年,并在少林寺传法三载,“再振玄纲”、“兴复正化”,成为北方禅宗的“定门之首”,被认为是与弘忍的另外一位弟子——慧能禅师齐名的又一位“禅宗六祖”。
可以说,作为少林寺的下院,龙化寺的命运与少林寺的兴衰紧密相连。通观少林寺碑石所载少林寺历代住持资料,我们也可以发现,少林寺下院体系又是法统子孙接法后出世住持的场所,即锻炼法统子孙的场所。这对于住持个体成长来说,也是资历积累的需要。正如明宋濂在《住持净慈寺孤峰德公塔铭》中所说:“古者住持各据席法说,……其服劳于其间者,必出世小院,候其声华彰者,然后使之拾级而升。”文中“出世”意为住持寺院。“其服劳于其间者,必出世小院”,意思是说,在住持个体成长过程中,一般都是从住持小寺院开始。
法如禅师创建龙化寺后,当时有僧众数十人,建筑包括山门、琉璃井、大雄宝殿、龙王殿等。到了宋代,我国许多佛教寺院革律为禅,禅宗逐渐成为汉传佛教主流。许昌龙化寺在这一时期也有了较大地发展。据传,宋代时龙化寺占地面积三百多亩,殿堂、僧舍七百余间,僧众达五百余人,拥有土地五百余顷。作为禅宗祖庭少林寺的下院,龙化寺独领豫南丛林,为当时禅宗界的佼佼者。
明朝时,龙化寺随着少林寺的鼎盛而迅猛发展。据寺中碑刻和许昌地方文史资料记载,嘉靖年间,原籍龙化寺附近尚集余李村的总兵余大人回归故里,与乡老们座谈,得知龙化寺龙王殿的龙神很是灵验。于是,他便召集龙化寺附近的乡绅、寨首议事,并向少林寺禀明情况,倡议重修龙化寺。随后,在祖庭少林寺的大力支持下,在余总兵的多方呼吁下,各村会首又加以发动,寺院和民间募得大量善款,购置土地余亩,召集工匠,动工重修龙化寺。
进入清代,少林寺逐渐没落,下院龙化寺也举步维艰。民国时期,河南佛教不兴,龙化寺仅是维持山门而已。
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土改和实行新的宗教政策,龙化寺僧人大都还俗。寺院也由佛教活动场所改为它用,先后成为俎庄小学、许昌县四中、许昌师专、许昌县党校的校舍。文革中,龙化寺更是遭到严重破坏,许多佛像、碑刻破毁。年,许昌县毛笔社迁入寺内,后来又改名为许昌县化工厂。直至年,当地宗教部门才批准开放龙化寺。
许昌龙化寺对外开放后,受到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的高度
白癜风会传染治疗白癜风什么外用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