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武侠世界——泉州少林寺。
泉州少林寺,原名“镇国东禅少林寺”,也称南少林寺,位于泉州清源山余脉东岳山下。天坛之旁,南少林寺遗址仍依稀可辨。泉州南少林寺是一个庞大建筑群体,东至东岳山麓,西至东门护城河,南至东湖,北至伊斯兰墓地。现存的东禅少林寺仅是泉州南少林寺的一小部分。年,金庸大侠泉州之旅,为少林寺题下了:“
少林武功,源远流长,传来南方,光大发扬”十六字,随后的金庸新版武侠小说里的南少林皆改为泉州南少林。千年传说再现历史沧桑
据考证,泉州少林寺始于唐初,是由嵩山少林寺派僧人南下所建,相传其创立者正是救唐王的“十三棍僧”之一——智空禅师。泉州少林寺继承了北少林禅武同修的特色,在智空禅师及其传人的影响下,少林武术在泉南一带日渐兴起。随后,尽管泉州少林寺因时局动荡两遭灭顶之灾,但少林薪火却没有断绝,反而深入民间,发展出诸多不同的流派,将武术的根基深深扎进闽南的土壤中,成为中华武术的宝贵遗产。明初,倭寇滋扰闽南沿海,在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南少林的精神逐渐从惩恶扬善向着家国大义演进。根据传说,泉州少林寺为了抵御倭寇,曾选派百名武僧到抗倭名将俞大猷军中,组成骁勇无比的“少林僧军”,令闽粤百姓民心大振。俞大猷曾留下一本武学名著《剑经》,成为少林棍法流传至今的重要依据。“火烧少林寺”的传说更是在闽南家喻户晓,并以民俗活动的形式传承。闽南民间素有“抬青狮”的表演,“抬”为“打”之义,“青”谐音“清”,青狮暗喻清军,舞狮的一般也是习武之人,这一传统不仅表现了民间对封建统治者的反抗,也反映了闽南人对南少林精神的认同与发扬。禅武双修弘扬佛法南少林武术是泉州
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涵,武术在泉州有着十分雄厚的群众基础。明清以来,南少林武术由福建传至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并远播东南亚,影响广泛,与河南嵩山少林寺遥相呼应,世称“南北少林”。南少林武术由五祖拳、白鹤拳、五节花拳、五枚花拳等拳种构成独特、精深的拳术系统,成为武林人士寻根溯源的圣地之一。作为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少林也是海外乡亲与家乡联系的情感纽带。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泉州广泛开展群众性武术活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实力雄厚、独具特色的武术队伍。60年代泉州业余武术社成立,拳界耆宿纷起响应,气象为之一新。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市武术协会应运而生,各门派传人齐集麾下,武术馆、武术学校遍布城乡,再现"泉南千载少林风"的盛况。目前全市已有5个区(市)被国家体委评为"武术之乡"。下面小编就带你看一看僧人们练武的风采~武僧们在屋顶上展示刀、枪、棍等技法。一名南少林僧人在展示少林铁头功。这是一名武僧在练习“禅悟”。泉州南少林讲究佛、禅、武三位一体,这是武僧们在练武前进行禅修,由武入禅,由定生慧。一名南少林武僧在展示少林轻功。福建泉州少林寺的僧人在举办祈福法会。
这样的少林寺是否让你感觉回到了金庸先生描写的那个时代?喜欢的话就来南少林,体验一下现代的武侠世界吧!
提到旅程,住宿的问题不可小觑,皇廷酒店距南少林寺只有4.3公里,方便您的出行~
皇廷商务酒店位于泉秀街道沉州路,临近客运中心站,领袖天地,地理位置优越。
酒店环境干净整洁,设施齐全,是您出行旅游,商务入住的理想选择。所以,来泉州的话,记得来皇廷哦。本文来源自网络
北京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uzhonghr.com/lyyj/1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