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 旅游游记 >> 面壁石的传说
在达摩面壁九年之后,一位名为神光的中国僧人前来叩门拜师了最初,达摩并不理会,但是在大雪中站了一夜的神光,为表明求法的决心,取来一柄快刀,斩断左臂达摩被其诚意感动,收留了神光,并改名叫慧可在慧可之后,陆陆续续又有不少人跟随达摩学习禅法忽然有一天,达摩决定将袈裟传给慧可,并递给慧可四卷《楞伽经》,又将禅宗的传法偈语告知慧可:
在达摩圆寂200多年后,一位修行禅宗的唐朝将军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后,向皇帝请求,赐给达摩“圆觉禅师”谥号,并在熊耳山下为达摩建了一座空观塔不过,几十年后,空观塔在一场空前的灭佛行动中,被夷为废墟
少林寺
衣钵传承少林寺史料完成,达摩大师这才告知了慧可其中的缘由一些视达摩为异端的人,频频在他的饭食中下毒达摩将衣钵偈语传给慧可之前,曾五度中毒,每次都自行将毒药排出,传法之际,他已经第六次中毒如今,慧可已经足以继承自己的衣钵,本可自救的达摩心愿已了,端坐而逝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关于达摩,由于后人的渲染,被披上了太多神秘的色彩,有些故事,经过学者考证大多只能归为传说然而,在这些充满神迹的故事里,达摩如影如幻的形迹背后,其实恰恰传达了中国禅宗最精妙最直接的智慧
打坐是佛教重要的修持手段佛学将人的日常生活,归为四种不同的姿态:行、住、坐、卧,称为“四威仪”所有姿态都可以通向禅定,但是在修行实践中,打坐是最为方便的法门,僧人少林寺基本信息们往往选择打坐,来获得禅定的境界达摩当年离群索居,就是以这样的姿态一坐九年,屹然不动,鸟儿在他的肩上筑巢,蜘蛛在他的手掌上结网,年复一年,他的身影竟然印在石壁上在中国教育电视台3套播出的《发现·中国》(官方微博:http://weibo.com/u/?wvr=3.6&lf=reg)系列纪录片之《少林寺》中,有这段故事的详细记述
公元495年初秋,一位来自印度的僧人跋陀,随着长途迁徙的人流,向洛阳进发跋陀的大半生似乎都在路上度过,他曾经西行到过东罗马帝国,然后又向东经丝绸之路抵达北魏原先的首都平城
跋陀开创少林寺后,一时高僧大德,云集于此,一个叫菩提达摩的印度僧人也来到嵩山菩提达摩,相传原为南天竺国王第三子,为护国而少林寺史料出家,证得禅宗秘法,为印度禅宗28祖
笃信佛教的孝文帝对这位据说已经悟道的高僧非常敬重,迁都洛阳后,希望他能陪伴在自己身边,但跋陀却为自己找到了另一个修行的好地方——河南嵩山随着越来越多的僧人聚集嵩山坐禅、译经,孝文帝为他们在嵩山建立了一座寺庙,叫做少林寺
面壁石的传说,孕育于唐代,到宋代妇孺皆知,达摩洞也成了少林寺的圣地传说后来少林寺的僧人将面壁石从达摩洞凿下,最初供于初祖庵,清乾隆年间移至少林寺内,为历代景仰关于达摩面壁石的真伪,从古至今人们总是充满了好奇,我们暂且将神话色彩搁置一边达摩到底为什么长达九年独自修行,而不与近在咫尺的少林高僧们交往呢?原来,达摩所传习的是大乘禅法,而当时跋陀在少林寺传少林寺史料记载授的,属于印度传统的止观禅法,并非一类据说,当时在嵩山的其他印度高僧,对达摩的禅法,也都不肯认同
达摩身后,中国禅宗历经磨难,衣钵代代相传,终于在唐代六祖慧能之后发扬光大直到宋朝,随着禅宗的日渐兴盛,少林寺才最终成为禅寺达摩是中国禅宗初祖,因为曾经在少林寺传法,后人便将少林寺称为禅宗祖庭
达摩率先见到了佛学造诣颇深的梁武帝,不过梁武帝未能悟道,达摩只好离开他走到梁与北魏的国界线长江,江水滔滔,无船可渡于是,达摩取江岸芦苇一枝,自渡过江这支芦苇上有五片叶子,预言了后世禅宗兴起的五支派别: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渡过长江的达摩最后在嵩山停留下来,那时,跋陀开创的少林寺正云集天少林寺史料记载下高僧,然而达摩并没有和他们一起常驻寺内,而是独自一人,隐居在少林寺外的五乳峰上
(:朱彦)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好白癜风初期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