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韩国庆州祇林寺琴与茶的相遇之四

发布时间:2016-12-20 7:18:07   点击数:

茶过三旬。云岩法师邀如山师父与几位道友一起,漫步山林。含月山绵延数里,满目苍翠。我们一行都觉得这清幽的环境,最适合琴声。历代抚琴,尤其强调环境和心境。王维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说的就是在寂静山林之中弹琴的自得之乐。我个人觉得,在山林修行,更需要一张琴。琴会使修行事半功倍。作为古人修身养性的法器,众器之中,琴德最优。薛易简《琴诀》里说:“琴之为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魂,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清净庄严的殿宇和佛像

不过,在没听到如山法师弹琴之前,寺院里的师父们不这么想。在他们印象中,古琴是跟韩国传统的伽耶琴一样的民族乐器,只为助兴,无关心声。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听琴如修禅。尽管山林寺院条件有限,但是庙里的师父们还是配合搭建了一个小型的演奏台:书法、花器、清香、茗茶。如山法师在简短介绍古琴在中国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之后,从一曲《山居吟》开始演奏。恬静苍古、节奏跌宕的琴音一出,四下立时俱静。所有聆听者都被这琴音深深吸引,感受着山林隐士超凡脱俗、淡然忘世的情趣。《山居吟》这首琴曲篇幅虽短,但是寥寥旋律中,却将山居者以山为屏、以流为带、以天地为庐、以草木为衣的淡然之像,诠释得淋漓尽致。而这些,正是祇林寺师父们的日常生活的写照。一曲弹罢,无数共鸣。

如山法师弹奏古琴

许是从小在山林寺院长大的缘故吧,如山法师尤为钟爱《山居吟》,年他曾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了同名专场音乐会。法师14岁剃度为僧,未曾想,与中国文化和古琴结下了深厚因缘。之后他潜心古琴艺术廿载,先后师从梅庵、泛川、广陵、中州等古琴诸派名家,琴技博釆众长,琴韵尤得广陵派“跌宕多变,绮丽细腻,刚柔相济,音韵并茂”之味。

一曲《山居吟》如山法师又弹奏了《酒狂》《平山落雁》《流水》。《流水》的“七十二滚拂”一出,急湍奔流的气势立现,在场诸位都被如山法师的琴音震撼,云岩法师更是双手合十,鞠躬以示致谢和崇敬。之后,他对我说,听了法师现场的演奏之后,才了解古琴的魅力,才知道大师的功力。

在场听琴的还有伽耶山海印寺的西峰法师,他由衷地赞叹如山法师的琴艺,并希望下一次能去海印寺演奏一场。原本准备去奉先寺演出一场,法师多年的道友准愿法师特地将茅棚打扫一新,种下鲜花朵朵,等待法师到来;另一位道友东初法师也邀约法师去他的寺院演奏,惜时间有限,这两处皆未能成行。东初法师发来一首七绝,表达遗憾之情:“古琴一音周十方,天界草木皆欢喜,呜呼莫及昔情恨,期约后日没神知。”希望不久的将来,如山法师能够再次来韩国演出,也希望,古琴这一中国的国粹能够在韩国等东亚汉字文化区发扬光大。(完)

韩国庆州祇林寺:琴与茶的相遇(之一)

韩国庆州祇林寺:琴与茶的相遇(之二)

韩国庆州祇林寺:琴与茶的相遇(之三)

本文原载于《佛教文化》年第三期,仅授权如山古琴发布,转载请联系如山古琴。

近期课程及活动

蕙风·云起——如山古琴专场音乐会

山房馆:

如山琴曲班《渔樵问答》

琴曲班《归去来辞》+《酒狂》

古琴入门班第82期

蕙风馆:

个人定制课程

如山琴曲班《耕莘钓渭》









































有治好白癜风的患者吗
在北京哪家医院能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honghr.com/lyyj/439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