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 旅游游记 >> 黄梅那一年nbsp电影院里少林n
黄梅
正街电影院
曹锦军
孔垄镇上的老电影院是哪一年建的?我不知道,年我家搬到镇上的时候,电影院就已经存在了。
位于西正街的电影院,有两层楼高,门口好象有“孔垄电影院”几个大字。儿时的电影院门口,一到晚上就特别热闹。在那半导体收音机当家的年代,人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平时不大出门的人也会在这个时候走出家门到这里。有看电影的,更多是看热闹来的。很多人喜欢在电影院门口三棵大树下转悠或者聊天,也有的人在门口当小贩,卖花生、葵瓜子什么的。
一毛钱一场电影,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尽管没有票,但能在电影院外头看看海报,听着从影院大喇叭里传来的电影声音,依然能让许多人非常满足。
电影院能坐几百人吧,里面总是很黑很暗。通常要在放映前十分钟内进去,否则只有摸黑去找座位了。电影院内有几台大吊扇和几盏不怎么亮的大灯泡,大吊扇到了夏天,再怎么扇,也是热风。
每次电影开始前会放一些加演的片子,类似于科普片。那个时候电影院里总是闹哄哄的,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看正式片,等到电影开始一下子就鸦雀无声,人人全神贯注地看电影去了,偶尔遇到突然停电或者片子放错了,整个院内就是口哨声、倒好声一片,恨不得把电影院的瓦都给掀到天上去。
八十年代初,电影院内放映最多的是战争片子,如《地雷战》、《闪闪的红星》、《上甘岭》等,即使看过几场,有的情节甚至都能背出来,但能让我们进电影院再看一场,我们也会乐滋滋地跑进去。当年放映《少林寺》的时候,我们学校包场看,我那时候应该是小学二年级,看完后激动不已,巴不得自己也拥有那样的高超武艺。为了能学习到影片中的“武功”,我们几个同学接连三个晚上冒险从电影院60厘米宽的排风口钻进去看。
到了80年代后期,电视机渐渐走进千家百户,看电影的人渐渐少了起来,更多地时候,是一大帮黄梅戏迷天天晚上在电影院门口拉琴唱戏。
近年来,昔日无比辉煌的电影院在市场浪潮中成为了一片废墟,一堆瓦砾。
_________写于年4月14日
图片来自网络
曹锦军
长沙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白癜风早期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