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 地理环境 >> 在松赞林寺
◆◆◆
在松赞林寺
“作者:永基卓玛”
现在是六月二日的傍晚,太阳快落山了,夕阳打在拉姆央措湖,倒影着松赞林寺的倒影,天与地好像同时在发光。微风吹过,依稀带来坛城广场弦子舞曲的音乐。
从去年的六月开始,我每天沿着松赞林寺景区的环线走上一圈,或者三圈,到今年六月,大概也断断续续坚持了一年。
有些习惯,在不知不觉就自然地坚持下去了。而我,就这么每天把散步当是一件随心自在的事,随意地走走,随意地想想。
身体状况似乎也在散步中有所长进。以前,一圈环景区路快步走下来,有些吃力,而逐渐的,连着走上三圈,也还不至于吃不消。最明显的收获是在去德钦时,一口气从山脚走到冰川,相比骑马上去的同行者,心里自然有些沾沾自喜,这都是每天坚持走路带给的好处了——有些不经意的东西,却能够收获颇丰。而我,每天依然单纯而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散步。
在开始走路的日子里,好像走路成了身体和心底的需要,一到傍晚,就想向着喇嘛寺走去。当然了,也不是每天都能那么积极按照发条去散步,偶尔,也会有懈怠情绪,但懈怠情绪一调整,还是去坚持走路了。
一年来,在不同的日子里,沿着转经路,感受着松赞林景区的天空、山坡、湖水在不同日子不同季节里的变化,满山的小草从枯黄到翠绿,又到枯黄,路边的梨花从开始冒绿芽到怒放满树白色的小花,再到最后一片枯叶从枝头落下来,又在新的一年中,长出新芽,过了些日头,又满树绿叶。
在阴云密布的傍晚,那时走在路上的我心里也是一片苍茫,在风和日丽的傍晚呢,走在路上的我,心境又自然不一样了。大概人都一样,心里有个镜子,投影着万象,感受着自然对自己的一些情绪影响。不过想来,世间万物也是如此,智者看智,乐者看乐,悲观者怎么都能看到消极的一面,冬天也好,春天也好,头顶苍茫的宇宙,自有他的规律在运转着,我们这些沿着这条环线走的人,也只能感叹一下罢了。
有时,走完一圈,一个同行者都不能遇到。又有时,路上会遇到好多同行者,有人结伴而行,边走边聊着家事,有人独自沉默地向前走着,也有的人,口中念诵着经文,一脸虔诚。年长的,或者年幼的,男的,女的,不同肤色的,不同年纪的,不同心境的,每个走在路上的人都不一样。
在路上看到不同的人,不失为一件赏心乐事。我们都在一条路上,可我们看到不同与他人的风景,感受不同于他人的感受,过着与他人不同的生活,想起来,自然是有这么许多的不同,在生活中,各人显出独立的自己,那才是自我。但在一个时间段里,我们走在同一个圈里。
我们都是在路上,想到这里,心里也是感到一种温暖。
时间是个怪圈。我想,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叹。在行走中,在这转换的刻度中,万物真正的本质不间断延续着,我们只是实存于某个片段,来我走过的那些路段,之前,已经发生过无限的时间,之后,更会发生着无限的变化,在一路上,万物出生与死亡迅速交替,而我们这些来散步的人,只是在某个时间和空间的路过。或者,我们自身也存在着某种不会衰老、不能破坏的东西——只是我,如今仍然慢慢行走在转经路上。
说来,人生在世,自然大大小小遇到不同的事,有的事能想明白,有的却怎么也想不明白,明白也好,不明白也好,就像在散步途中遇到的一颗小草或者一片云朵,好的坏的,都要照单全收下,并和它们一同生存下去。或者,一些小困惑可以用智慧来解决,但是,那些大困惑呢,至今我也在迷惑。看着头顶苍穹奥妙的宇宙,多少年,都以她自己的规律在运转,而我们,就这么慢慢老去。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会儿,我只是朴素的感受到,世界就是这么实实在在的传承下去。
文中摄影:王石宝
?
欢迎转发、评论,分享也是一种快乐!
查看「香格里拉陈俊明」公众平台入驻作者文章
儿童白癜风早期图片北京白癜风医院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honghr.com/slhj/4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