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 地理环境 >> 如何评价张无忌
总是有人认为张无忌不是最好的政治领袖。但是,我个人却认为,张无忌是金庸小说唯一合格的政治家。什么叫合格的政治家。1)坚定的政治理念,毫无商量的余地。2)有底线,绝不屈服,无论任何的威逼利诱。3)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4)绝不对任何政治斗争失败者穷追猛打,而是加以联合。5)达到政治目的,即是人生目标实现,而没有强烈的权力控制欲望。张无忌有没有无比弱小的时候。有的。但是,他在灭绝师太的三掌之下,绝不退缩。
”张无忌知她以一派掌门人之尊,自是不会虚言,她说只用三分力道,那便是真的只用三分,但不论余下的两掌如何难挨,总不能顾全自己性命,眼睁睁让锐金旗人众受她宰割,便道:“在下不自量力,再受……再受师太两掌。”这样的政治品格,这样的高压,不是有几个人可以抵挡的。他坚信的是什么?他并不是不知道明教乃是邪教,乃是江湖公敌,但是,他有底线,他出头了,捍卫的江湖的一条更加传承久远的底线,那就是正邪之相争,不免杀伤,但是大家都是父母妻儿的。
以张无忌的身份年纪,说出“罢斗”的话来原是大大不配,他听得各人讥笑,登时面红耳赤,但忍不住说道:“你为什么要杀死这许多人?每个人都有父母妻儿,你杀死了他们,他们家中孩儿便要伶仃孤苦,受人欺辱。你老人家是出家人,请大发慈悲罢。”如果张无忌没有猪脚光环的话,接不下第三掌也就死了。同样是在光明顶上,他在不该出头的时候也出头。这是没有政治智慧吗?不是,他敏锐的注意到六大门派固然联合攻打明教,但是彼此间的主张绝不相同。所以,他和每一个派别的高手,既有以言语相激而让对方守诺的急智,也有借助各大门派之间的成见而从中分发挑拨的谋划,更有对最大的领头的少林寺门派的敬重,也有对最为弱小崆峒派的施恩。由此,固然他差点丧命,而他的丧命,也无非是大出意外,像类似周芷若那样翻脸之间给一刀的变故,我想,就是孙中山、蒋介石也是躲不起的。因为如果说这是一个政治舞台,周芷若彼时并不是一个值得审慎的重量级敌手,张无忌因而被麻痹乃是理所当然。到了第二次屠龙刀大会,他对周芷若的态度就大大不同了。明教分裂至久,个个英雄积不相能,张无忌却能收复群雄。如果说光明顶上被推举,乃是意外。但是到了葫芦谷,他就提出了一个至为鲜明的政治的纲领了。一个合格的政治领导家,首先当然是权谋家,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到底要用什么样的政治目标,让群雄归顺,此之谓大义所在。
当晚张无忌大会教众,焚火烧香,宣告各地并起,共抗元朝,诸路教众务当相互呼应,要累得元军疲于奔命,那便大事可成。是时定下方策,……这等安排方策,十九出于杨逍和彭莹玉的计谋。张无忌宣示出来,教众欢声雷动。张无忌又道:“单凭本教一教之力,难以撼动元朝近百年的基业,须当联络天下英雄豪杰,群策群力,大功方成。眼下中原武林的首脑人物半数为朝廷所擒,总坛即当设法营救。明日众兄弟散处四方,遇上机会便即杀鞑子动手,总坛也即前赴大都救人。今日在此尽欢,此后相见,未知何日。众兄弟须当义气为重,大事为先,决不可争权夺利,互逞残杀,若有此等不义情由,总坛决不宽饶。”众人齐声答应:“教主令旨,决不敢违!”呼喊声山谷鸣响。当下众人歃血为盟,焚香为誓,决死不负大义。是晚月明如昼,诸路教众席地而坐,总坛的执事人员取出素馅圆饼,分飨诸人。众人见圆饼似月,说道这是“月饼”。后世传说,汉人相约于八月中秋食月饼杀鞑子,便因是夕明教聚义定策之事而来。张无忌又宣示道:“本教历代相传,不茹荤酒。但眼下处处灾荒,只能有甚么便吃甚么,何况咱们今日第一件大事,乃是驱除鞑子,众兄弟不食荤腥,精神不旺,难以力战。自今而后,废了不茹荤酒这条教规。咱们立身处世,以大节为重,饮食禁忌,只是余事。”自此而后,明教教众所食月饼,便有以猪肉为食的。次日清晨,诸路人众向张无忌告别。众人虽均是意气慷慨的豪杰,但想到此后血战四野,不知谁存谁亡,大事纵成,今日蝴蝶谷大会中的群豪只怕活不到一半,不免俱有惜别之意。是时蝴蝶谷前圣火高烧,也不知是谁忽然朗声唱了起来:“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众人齐声相和:“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唯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那“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的歌声,飘扬在蝴蝶谷中。群豪白衣如雪,一个个走到张无忌面前,躬身行礼,昂首而出,再不回顾。张无忌想起如许大好男儿,此后一二十年之中,行将鲜血洒遍中原大地,忍不住热泪盈眶。但听歌声渐远,壮士离散,热闹了数日的蝴蝶谷重归沉寂。这段话中,张无忌不知道中原六派一直是明教的死敌,太知道了。他何必营救六大门派呢?他的政治目标是非常明确的,乃就是驱除鞑子。为了驱除鞑子这种大目标,不但是原本死敌的中原六派要联合,就本教之中的陋规,也要破除。就好比孙中山为了北上统一天下,不仅求助力于苏俄,还要扶助农工,更把自己从兴中会以来所有的主张加以妥协和修正。这就是政治家。即设定了大目标,就要为这大目标扫除一切的障碍,无论是来自于外部的障碍还是内部的障碍。其实,根据《倚天屠龙记》还可以一步步的分析下去。但是我懒得翻书了。我只能说,当金庸描写张无忌的时候,想象是人类历史上一切成功优秀的政治家。这些政治家当然有各种不足为外人道的缺点和缺陷,有各种该仁慈的时候不仁慈,该强硬不够强硬的大大小小的一堆毛病。但是,一旦树立的大目标之后,张无忌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能做什么,并尽自己做大的力量去撬动原本固化的政治格局。张无忌可以去组织高手去暗杀了元朝的几个当权者,搞各种各样的恐怖活动,但是他没有这么干。他深刻明白,只有民众的觉醒,只有真正意义的发动民众,联合各大政治派别,才会真正推翻一个腐朽的政权。他固然喊出了驱逐鞑子的政治口号,但他并不敌视蒙古人,并不为了推翻腐朽的元朝而去诉诸所谓的民族主义。金庸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的人物,是因为在办明报期间,也曾坚定站在港英政府一边,努力的寻找解决当时香港各种激烈而尖锐的左右派斗争。金庸甚至一度被称为豺狼镛而险遭暗杀。但是金庸毫不畏惧。他坚定的抨击应该抨击的。他深知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但他并因为这种残酷性,而丢失自己斗争的底线。多年之后,他甚至为了更宏远的政治目标,和诛杀他的家族的共产党人坐在一起,并为香港的未来,中国的统一,撰写《香港基本法》。金庸最伟大的地方,恰恰是展现了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也可以完全具足人性,也可以保持本心,通过权谋而达到政治目的。而这,恰恰是没有见识过西方文明,而只读中国二十四史的中国人所不能理解的。所以,在这个答案里头,肯定会有一大堆嘲笑张无忌政治智慧的高票答案。这些人,永远不知道真正文明进化之后的政治制度为何物?在这些人的眼中,只有朱元璋、希特勒这样的铁腕人物,才配称得上合格的政治家。而类似张无忌这种,就自然会被百般讥讽了。这也不足为奇,谁叫张无忌不出生中国呢?它没有中国国籍,从小没受到各种诡异的中国文化的影响。就像领导中国革命成功的孙中山,也是大半生行走于外国,以外国人的思维来革命中国,于是在多数中国人的眼中,直到今天还在质疑他配不配当国父呢?在新的时代,没有西方文明思维,张无忌这样的政治家依旧在中国的心目中,必将永远的不合格。而更诡异的,正如今天很多人热衷谈论孙中山的乃是他对小萝莉的热爱一样。金庸迷们对张无忌的热衷,必然局促于张无忌与四大美女的纠葛,至于张无忌一生之堂堂正正的政治主张,早在这娱乐情感八卦议论中无影无踪了。
赞赏
人赞赏
河南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全国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