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 地理环境 >> 许言与少林寺齐名,曾卷入舆论旋涡,而
周末时光,驾车出游,不知不觉中竟然跑到了汝州附近。用百度一搜,居然发现附近有一座与少林寺齐名的寺院。遂前往观瞻。
风穴寺始建于东汉初平元年(西元年),毁于董卓之乱,重建于北齐,距今有余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佛寺之一,因当时满山野花,芳香郁积,故名香积寺。又因寺北山峰林立,峥嵘奇秀,故名"千峰寺"。
隋代又名千峰寺。后汉乾祐三年改为白云寺。北魏重建寺院时,寺院地点定在白马石沟中的银洞山下。传说当时物料齐备,正要破土动工时,一阵狂风将砖石木料刮到现在寺址,故名"风穴寺"。
又据《风穴寺志略》载:寺东龙山阳坡有大小风穴两个,山因名风穴山,寺因山名。曾与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齐名,被称为“中原四大名刹”。
风穴寺在明代万历年间香火最为鼎盛,曾有僧众余人,房舍多间,土地余亩。风穴寺虽是北方寺院,却不沿中轴线布局,而是依山就势而建,具有江南园林风光。
风穴寺院藏在山谷之中。入山口后,两山夹道,山侧苍松叠翠,流水潺潺,葱郁静雅,蜿蜒曲径。约走1.5公里后方见寺院,确有“深山藏古寺”,“曲径通幽处”的诗情画意。
寺院占地约50亩,现存建筑有金代中佛殿、明代毗卢殿和钟楼,寺周有一处大型塔林,为元明清各代和尚的墓塔百余座,仅次于少林寺。
另存有历代碑刻和元明清各代佛教造像数十尊。寺院群山环抱,北有紫霄峰,侧有紫云峰、纱帽峰、香炉峰、石榴嘴峰等9条山脉逶迤相连,朝向寺院,有“九龙朝风穴,连台建古刹”之誉。
寺内殿、阁、楼、台余间,依山就势而建,高低错落有致,多变多姿,集中秀丽。深山何处钟?
寺院的天王殿、中佛殿、大雄宝殿依山就势兴建,高低错落有序,与白马寺、少林寺建筑迥然不同。
三宫殿、六祖殿、韦驮殿、神堂布局如棋盘。西南角有钟楼,西北角有藏经楼,七祖塔耸立在水陆殿前寺院的中心左侧,俊秀挺拔,给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抬头一景,转弯另一天地"的扑朔迷离情趣。中佛殿是河南省保存最完整的金代殿堂建筑。
风穴寺在全国著名寺院中,是名字最多的寺院。后汉乾祐三年《风穴七祖千峰白云禅院记》中就有“风穴”、“七祖”、“千峰”、“白云”四个名字。碑载:“风穴禅院,汝乳之北,嵩少之南。路广由旬,地安窣堵。后魏,山前为香积寺。属当兵火,像毁寺焚。有乡人卫大丑,收以材石,构成佛堂于此山之西北,镇压风穴,即今之院基是也。至隋,又为千峰寺。”这里又提到了“香积寺”,说明风穴寺至少有五个名字。
民间传说更为神奇。唐初扩建寺院,院址初选龙山东南山下,待料物备齐第二天将要破土动工时,夜里突然一阵大风将砖木石料一卷而走不知去向。第二天僧人发现没有了物料,四处寻找,终于在现河南省汝州市东北九公里风穴山中找到了物料,众人决定在此处建寺院。因以“风”点穴,故名“风穴寺”。这些传说无疑增加了风穴寺的神秘感,但与风结合也合情理。风穴寺名字虽多,但直到今天仍然用的是风穴寺,其他的名字可谓昙花一现。这是什么原因呢?
寺院命名常常借助著名的地理标志,好让人们知道它的位置,这是常理也是常识。风穴寺之名得之于风穴山,因为风穴山是汝州乃至全国的名山,风穴山有两个风洞在周代之前在全国就很有名气。风穴山的名字就源于这两个风穴洞,这是风穴山与别的名山不同之处,后来的风穴寺自然要借风穴山的知名度来扬名。唐代重修寺院时将隋前香积寺改回风穴寺,以神通广大的佛来镇寺东南风穴洞的风神,以减轻大风给汝州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灾害。这一说法无疑提升了建寺者的公心,也能引起人们对重建寺院的重视。
年,汝州市政府与一家香港公司签约,将风穴寺周边景区打包开发。协议约定,该公司将在未来4年里为景区建设投资5亿元,11月1日风穴寺的售票权已被接管。至此,风穴寺被卷入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年9月,汝州市旅游局局长李慧娟宣布:汝州风穴寺将彻底去除商业化,在国庆节前后取消门票。
年4月,汝州风穴寺隆重举办永海大和尚升座庆典与升座法会。释永海,俗名刘德海,年2月生于河南省鲁山县。年,释永海终于得尝心愿剃度于少林祖庭,拜在行正方丈座下。
而今,没有门票的风穴寺,香客众多,香火旺盛,成为人们休闲旅游,参禅悟道,领略佛教文化的圣地。
赞赏
人赞赏
长按白癜风专科医院山东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honghr.com/slhj/8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