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怎么成为少林寺的ceo

发布时间:2020-9-5 14:14:10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效果好 http://m.39.net/pf/a_4582724.html
释永信被指是少林寺过度商业化的始作俑者,因而被称为佛门的CEO。释永信从年进入少林寺,年22岁的他成为当代寺院最年轻的住持,年,年仅34岁的释永信成为少林寺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方丈,少林寺进入了最有争议的“释永信时代”。

在嵩山少林寺的山门前,有一条名叫少室溪的小溪。这涓涓细流看似不起眼,却流经豫皖两省,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注入淮河。年,释永信就出生在颍上县的一个普通职工家庭。当时,他的俗家名字叫刘应成,在家中排行老三,有两个哥哥、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刘家是一个笃信佛教的家庭。刘应成的父母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受他们影响,刘应成和兄弟姐妹也都信佛、吃素。在他幼年的印象中,一旦有云游僧人经过,母亲总是热情招待,家里每天早晚都念经拜佛。

经常走南闯北的刘殿爵曾经到过少林寺,回到家给孩子们讲过“少林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年少的刘应成就记住了少林寺——一个神奇的地方。那个年代,一些小说、史书总把少林寺的僧人描写得如何身怀绝技、刀枪不入,在他年幼的心里,也渐渐地有了一个梦想:进少林寺参禅悟道、拜师学艺。

年3月,农历春节刚过,16岁的刘应成趁着家人外出的时候,拿了30块钱、20斤粮票,肩背一床旧被褥直奔少林寺。几经周折,他找到了住持行正法师,结结巴巴地说“家里人都是烧香、吃斋的,我想出家,想学武术”。行正法师简单地问了一些他的家庭情况和掌握的技能。刘应成说,自己什么活儿都能干,不怕吃苦。行正法师听罢点点头,说了一句让释永信至今难忘的话:“很有佛缘。”

行正法师同意接受这个弟子,但要刘应成回去开个介绍信。家里人全都反对,找来村里有威望的长辈轮流劝说,但就是说服不了他。最终,父母看他出家的心意已决,勉强答应了。

那时“文革”虽已结束,但宗教政策尚未恢复,少林寺的僧人连僧衣都不能穿,行正法师收刘应成为徒,也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皈依仪式那天,正逢白马寺的海法法师来到少林寺,刘应成的诚心让两位法师十分感动,于是海法法师做了他的引礼师,行正法师做了他的剃度师,赐法名释永信。两位名寺的住持为一个弟子举行仪式还不多见。那种从未体验过的庄严肃穆,更加坚定了释永信献身佛教的信念。

彼时少林寺历经十年浩劫,佛堂破败,香火几乎断绝。寺里只有20多个僧人和28亩薄地,饭都不够吃,早晚是两顿玉米糊糊,就着咸菜、辣椒。有时连咸菜、辣椒都没有,就在玉米糊糊里撒上一把盐。中午倒能吃上一顿馒头,但每人限吃两个。

在行正法师看来,释永信一进少林寺,就表现出“纯真佛性”,除了每天完成做饭、放牛、种地、挑大粪等分内的劳作外,便一门心思读经。行正法师要求弟子们在一个月内熟读《楞伽经》,一个月后,好些弟子连半部都没读完,释永信不但读完了,还开始读另一部《楞严经》。没过多久,又开始诵读《金刚经》、《六祖坛经》和《心经》。

稍大一些,释永信在行正法师的教导下,一边耕田种地,一边学佛经武功,很快成为少林寺僧人中的佼佼者。行正法师让他去江西云居山、安徽九华山、北京广济寺等名山参学。年轻好学的释永信,在很多高僧的心里留下了好印象。

年,释永信回到少林寺,成为行正法师的侍者。行正法师有眼疾,双目基本失明,所以释永信经常陪着师父出差,一来二去,从地方到中央,各级宗教部门的人都认识了释永信。

就在陪同师父奔走时,发生了一件让释永信刻骨铭心、对他后来治寺思路产生重大影响的事。当时,建设部公布了第一批36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嵩山是其中之一。但文物部门没有把少林寺交给宗教界,而是划拨给了风景名胜区。景区成立了一个名叫“少林寺管理处”的机构,负责管理少林寺各方面的事务,不但把门票经营权从少林寺手中拿走了,就连“僧人管寺”的宗教原则也无法实现了。

几经努力,少林寺的部分管理权回到僧人手里,但这些不愉快的经历,让释永信坚信,少林寺只有强大起来,才能有地位。这份志气,行正法师看在眼里。他推荐19岁的释永信做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之一,成为少林寺的“二当家”,逐步把寺中事务交给他打理。少林寺讲的是衣钵相传,住持都是由前任认定的。

经过几年的历练,释永信日渐成熟,后来,行正法师在病床上向地方政府和宗教部门推荐释永信为他的衣钵

传承人。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honghr.com/slwg/101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