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 文化内涵 >>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世界文化遗产分类、主要内容,明确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审批标准,知道我国有哪些物质世界文化遗产。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感悟和鉴赏能力、判断及评价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感悟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魅力,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自觉性,增强文化自信。
二、课程简介
文化遗产是全民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一种积淀,保护文化遗产就是对中华年文明史的一种认同,对于传承文明、建设先进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三、课程目录
1.世界遗产
(1)世界遗产标志
(2)世界遗产分类
(3)我国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2.世界文化遗产
(1)世界文化遗产含义
(2)世界文化遗产主要内容
(3)世界文化遗产审批标准
3.中国《世界遗产名录》
(1)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2)中国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3)中国世界自然遗产
(4)中国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世界遗产
难点:世界文化遗产
五、教学内容
1.世界遗产
(1)世界遗产含义
(2)世界遗产分类
2世界文化遗产
2世界自然遗产
2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2世界文化景观
2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3)我国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2.世界文化遗产
(1)世界文化遗产日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年世界文化遗产日主题: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2)世界文化遗产主要内容
历史纪念物;建筑群;考古遗迹。
(3)世界文化遗产审批标准
u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u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
u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u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u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u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4.中国《世界遗产名录》
(1)中国世界文化遗产(30项)
2长城
2甘肃敦煌莫高窟
2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辽宁)
2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2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大昭寺、罗布林卡)
2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2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
2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
2云南丽江古城
2山西平遥古城
2苏州古典园林
2北京天坛
2北京颐和园
2重庆大足石刻
2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2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县)、明孝陵(江苏南京市)、明十三陵(北京昌平区)、盛京三陵(辽宁沈阳市)
2四川青城山-都江堰
2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
2大同云冈石窟
2吉林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2澳门历史城区
2中国安阳殷墟
2广东开平碉楼与古村落
2福建土楼
2郑州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
2元上都遗址
2中国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
2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
2湖南、贵州、湖北土司遗址
(2)中国世界自然遗产(11项)
u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
u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
u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u云南“三江并流”自然景观
u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u中国南方喀斯特
u江西三清山
u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丹霞地貌
u澄江化石地
u新疆天山
u湖北神农架
(3)中国世界文化景观遗产(5项)
l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
l山西五台山
l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l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l广西左江花山岩画
(4)中国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
2山东泰山:泰山(山东泰安市)、岱庙(山东泰安市)、灵岩寺(山东济南市)
2安徽黄山
2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
2福建省武夷山
5.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文化遗产是全民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一种积淀,保护文化遗产就是对中华年文明史的一种认同,对于传承文明、建设先进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六、作业及要求
实操演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一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人次。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人次,最多时约人次,而其最佳游客承载量在人次以内。大量游客进入洞窟,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空气湿度增大,温度上升,侵蚀壁画和彩塑;加之长期的风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画和彩塑正在缓慢退化。
材料二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莫高窟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建立了综合防沙体系;研发了无线传感环境检测分析系统,开发了十亿级像素数字相机系统,形成了包括前期摄影采集、后期图像处理、虚拟漫游等环节在内的数字处理系统等。随着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莫高窟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壁画、彩塑等图像采集取得进展。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实地参观莫高窟外,还能在互联网上便捷地欣赏3D效果的“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
(2)结合材料二,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8分)
(3)除互联网展示和吸引海外游客实地参观以外,请就如何增强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国际影响力另提两条建议。(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同心逐梦的中国,正在以博大宽广的胸怀、心系天下的情怀,奏响“一带一路”交响曲,谱写自贸区战略新华章。
材料一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热烈响应。年3月,福建被国家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年4月,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福建自贸区)正式建立,实施范围涵盖平潭、厦门和福州三个片区。
材料二一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史,既是中华民族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历史,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互动、共生共荣的历史。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之路。对此,同学们围绕“经济和文化何者先行”展开讨论。
观点
论据及论证过程
观点一:经济先行
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合作,但更重要的是经济的发展。
观点二:文化先行
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尊重、交流合作,才能保证经济上的互利共赢。
参考材料一和材料二,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展望中华文化与沿线各民族文化交流合作的美好远景(12分)
观摩感悟
观看纪录片《中国的世界遗产》1——集
作业要求
学习结束后,将试题答案上传至pmmsgz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