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 文化内涵 >> 莆田现一块斤清代ldquo练功
社会热点
/
Vol.
莆田现一块斤清代“练功石”,现保留在这里
文:闻道图:大风
01莆田南少林寺门正法师、贤锋法师为捐赠人颁发捐赠证书近日,新度镇港利后周村晚清“武解元”后裔向莆田南少林寺捐赠其祖辈解元公练功石一块。古代科举考试分文科和武科。“解元”是乡试的第一名,“武解元”即武科举乡试的第一名。港利后周村,清代曾出了一位武举人,年少习武,据说能举起斤的石头。这块当年武举人拿来练功的“武举石”,现在就完整地保存在港利后周村里,由村里的周家族人共同拥有。练功石因后周村即将拆迁,周氏后人不忍练功石遗弃,周氏后人将它捐赠给南少林寺。现被安置于南少林历史文化馆,让这块曾伴随武解元练功的石头发挥它的历史价值。这块练功石约60厘米高,底部40厘米宽,顶部30厘米,重量在斤左右。能够用如此重的石头练功,可见当时这位武解元的力气有多大。02图:大风莆田自古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称,盛产才子,也不乏勇士,历史上莆田籍文武状元、进士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古往今来,莆田人崇文又善武。全国唯一的“一科两状元”——高中文状元的徐铎,高中武状元的薛奕,皆来自莆田。而薛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史料可考的武状元。据记载,莆田历代共出过7位武状元,16位武进士、3位兵部尚书等,这里是武术之乡,也是南少林的故乡。莆田人自古以来爱好体育运动,习武健身之风盛行,闲来习拳练武,耍枪弄棒成了代代相承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03莆田南少林寺莆田南少林寺是历史上的武林圣地,至今有年历史,曾以“南拳北腿”与河南嵩山少林寺遥相呼应,世称“南北少林”,是我国佛教禅宗文化遗产和少林南拳的发源地。据不完全统计,莆田南少林武术共有60多种拳种,代表性拳种有莆田南少林三十六宝、莆田南少林鸣鹤二十八宿、莆田南少林韦陀拳等。然而,由于莆田民间武术是以流派式、松散式的存在,家传、师传和言传身教为主,历经百年的传承发展到今天,现如今的习武之人较少。早在年,莆田南少林武术就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莆田南少林武术能得到更好传承。-END-
更多阅读,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honghr.com/gscs/11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