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刘三解:少林寺方丈承认少林武功并非传自达

发布时间:2016-10-7 11:40:15   点击数:
刘三解:少林寺方丈承认少林武功并非传自达

香港电视剧《天龙八部》中的扫地老僧

《天龙八部》第四十三章中有一位神秘龙套出场:

“一个身穿青袍的枯瘦僧人拿着一把扫帚,正在弓身扫地。这僧人年纪不少,稀稀疏疏的几根长须已然全白。”

垂垂老矣的老僧,一掌拍死慕容博,又一掌秒杀萧远山,又把北乔峰南慕容耍得团团转,让鸠摩智铩羽而归,俨然《天龙》第一高手,甚至有人推测,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扫地僧,甚至是金庸笔下的第一高手。

这还是正派人物,事了拂衣去,只留下一段传奇。另一位少林寺奇人,并未在书中有多少戏份,却也是武功高绝之辈,栖身香积厨中灶下烧火的火工头陀,只是因不堪上司僧人暴打,偷偷学艺,仍旧练得一身上乘武功,连败达摩堂九大弟子,又将首座苦乘禅师打死。

只看金庸大侠笔下的少林寺,分明是人人习武,无名高手的渊薮,那么真实历史上的少林寺又是否如此呢?

少林寺现任方丈释永信在年发表于《禅露》的文章中非常坦白地讨论了少林武术的源流:

“少林武术最初存在,惟一与少林寺拥有财产状况有关。早期少林武术性质,即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地方武装力量,保卫寺院财产所需要。”

古代的地方武装力量是什么?

小家,就叫护院、保镖,豪强就叫家兵、部曲,连州跨郡的就叫团练、乡勇,十三棍僧助唐王,应该就是这股力量的历史处女秀。

看家护院,自然是为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更何况少林寺可不止有一亩三分地。

隋文帝崇佛,全天下的僧尼伽蓝都得了便宜,少林寺就得赐柏谷坞地顷,古时亩1顷,这就是良田00亩,小日子应该过得很滋润了,而且各位看官要注意,这些地,大和尚们当时是不能自己种的,因为“破戒”。

电视剧《西游记》中唐僧手持的紫金钵盂就是化缘乞食用的

按照古印度的传统,比丘(僧人)以托钵乞食为正命,也就是像“唐僧”那样一路拿着紫金钵盂要饭才是好和尚,反倒是对耕田掘地伐木可能伤害生灵深恶痛绝,比如《四分僧戒本》就说:

“若比丘自手掘地、教人掘地,波逸提。”

这句话前面是“犯罪构成要件”,后面就是“罚则”了,“波逸提”,一个梵文词儿,佛学解释太复杂,只说结果,意思是“堕在烧煮覆障地狱故也。”

僧人种地要遭又烧又煮的罪,仍有不怕死、不信邪的,比如东晋安帝义熙元年(年)道恒写《释驳论》说沙门(僧人)“或垦殖田圃,与农夫齐流”。不过大部分的僧人,直到中唐,仍旧被儒臣攻击“不耕而食,不织而衣”。

直到唐代禅宗高僧百丈怀海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律,又定立“百丈清规”要求僧众:

“务于节俭也,并全体须参加劳动,自力更生,行‘上下均力’之普请法。”

有人说,不耕不织不是更好习武?达摩祖师在南北朝时就传了“神功”,少林寺有良田万亩,教出千八百武林高手很难吗?

很不幸,起码在隋唐之际,少林寺还没有“量产”武林高手的迹象。

从传说梁武帝朝达摩一苇渡江时起,到隋炀帝大业年间,已有多年,按理说早该是“武林至尊,号令江湖”了,谁能想到《少林寺碑》上记录的却是,大业末年,山贼劫掠少林寺,遭到僧徒抵抗不得入内,竟然一把大火烧了寺院,只剩灵塔留存,这要是有个千八百高手,还容山贼打上门来?你何时看到武侠小说里什么“巨鲸帮”、“金刀门”敢这么欺负少林寺?

此后更是祸不单行,割据洛阳的“郑国”王世充竟强占了少林寺产柏谷坞,屯兵修城建了一个轘州出来,自然那万亩良田都成了泡影。

这才有了“十三棍僧助唐王”的故事。

注意,是“助”不是“救”。真实历史中,受命攻打洛阳的唐军统帅李世民,在将洛阳城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之后,已经移兵虎牢关对阵窦建德,自然用不着大师们来救。

而十三棍僧的光辉战绩,只是联合轘州司马(约等于副市长)赵孝宰,里应外合抓住了轘州守将——王世充侄子王仁则罢了。

不过终归是立功,所以李世民的赏赐手面很大方,不但立碑刻上了十三棍僧的法号,还赐田地40顷,水碾1具。

若真有成千上万的武僧,少林寺又何必只派13名僧人去搞“斩首行动”,又有带路党帮忙,几千练家子直接杀将过去便是了。

至于达摩传功之说,连现任少林方丈释永信都不信:

后人想象所作达摩画像,取的是“一苇渡江”的故事场景

“将少林武术的起源简单地归结到达摩,或跋陀、僧稠等等,是没有眼界的表现。将少林武术起源归结到部分祖师们身上,只是后人表达对祖师们的一份敬仰之心而已。”

少林武功真正成型,要到明清两代,尤其是明朝,除了卫所兵外,还大兴民壮、土兵、乡兵,《明史?兵志》里点“不隶兵籍者”的名,就有少林僧兵一份:

“又僧兵,有少林、伏牛、五台。倭乱,少林僧应募者四十余人,战亦多胜。”

说明两点:其一,僧兵不止少林寺有,伏牛山、五台山都有国家承认的僧兵组织存在,像抗倭之类的战争,朝廷还会征调他们参战;其二,参与明朝中期抗倭战争的少林武僧并不多,只有40多人。

不仅如此,参战的天池、天真等40僧人,以及孤舟、月空等,都是居于杭州昭庆寺的僧兵,《江南经略?僧兵大捷记》明言:“都督万鹿园养僧二百人于昭庆寺”。

《倭变事略》记载更详细:白沙滩之战,僧兵是在万鹿园的女婿、把总指挥陈善道战死后,“欲为其婿报仇”才参战的。故此,昭庆寺中的少林僧兵当与其余名僧兵相似,略同于万鹿园的“家兵”。

无论如何,少林僧兵抗倭在“武林”中打出了名声,自然就入了各路英雄的眼。

不过真正成就“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武功达摩传”的神话的,并非明朝人,而是清朝人。

武术史学家唐豪先生在《〈少林拳术秘诀〉考证》一文中指出:明代的文人咏少林武术诗文,明代与少林武术有关的碑铭、塔铭,明代程宗猷的少林武术专著《少林棍法阐宗》,以及其它述及少林武术的文献资料等,都没有提到达摩。

直到乾隆四十九年(年)曹焕斗《注张孔昭先生拳经序》中,仍说:“拳法之由来,本于少林寺。自宋太祖学于其中,而名遂传天下。”

电视剧《少林僧兵》剧照,大背景就是明代抗倭战争

可见,此时说少林拳,还只是贴“太祖神拳”的牌,达摩品牌还没独立出来,直到道光三年(年),才有一本《易筋经》的“李药师(唐代大将李靖)序”说到少林武功源自《易筋经》,而《易筋经》为达摩所传,算是把故事讲圆了。

事实上呢?

武当创始人是张三丰(宋朝人),罗门是罗成(见评书《隋唐演义》),秘宗拳是燕青(见小说《水浒传》),通臂的白猿道人(宋朝道士),岳门始祖追到了岳飞,长拳则要供奉赵匡胤的牌位。最逗的要数向恺然《武林英豪传》记载的:

“曾听一个拳术家自称是齐家武艺,我不明白齐家是哪个,问他才知道,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

说到底,少林武术的神秘化,还是在大清朝成了型,这神秘化倒不是寺庙的主动包装,而是民间传承的必然,不选些戏台上的熟人做噱头,平民百姓谁买你的账?

至于真实的少林武功,其实就是僧兵团体抵抗山贼、土匪过程中,从军人手中传承下来的厮杀技艺,等到人人都用洋枪时,少林寺的大和尚们也不会说什么“你有科学我有神功”的场面话。

《新编少林寺志》“恒林”条下记载得清楚:

“民国元年,任登封县僧会司僧会,后因地方混乱,为少林保卫团团长。任职后购枪支。民国九年秋,岁遭荒旱,土匪蜂起,恒林率民团在登封城梯子沟……等处与土匪大小数十战……远近土匪均不敢犯其境。”

或许要有人看完又要骂,你洋洋洒洒这么一大篇,有什么道理?

很简单,民间传说也好,成人童话也罢,认真,你就输了。









































治白癜风兰州哪家医院好
兰州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honghr.com/gscs/13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