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中”文化之旅7月17日,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郑州班的学员们又一次迎来了集体外出参观学习,这次参观学习的地点选在嵩阳书院和少林寺。二者均是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和佛教禅宗的圣地。嵩阳书院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以理学著称于世。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理学圣地在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儒教圣地的嵩阳书院初建于北魏,名为嵩阳寺,隋朝时更名为嵩阳观,北宋时更名为嵩阳书院,经历代多次增建修补,书院内建筑布局保持着清代前的风格,现存殿堂廊房五百余间,由五进院落组成,院中有先贤祠、先师殿、三贤祠、丽泽堂、藏书楼、道统祠、博约斋、敬文斋、三益斋等建筑。首为先师祠,供奉与书院有关的先师先贤,其后为讲堂,讲堂后为道统祠,最后是藏书楼。两侧配房原为程朱祠、书舍、学斋等。10点左右,学员们乘车抵达嵩阳书院,在简单了解了书院的历史后,来到大唐碑前,听讲解员介绍大唐碑的历史和传说,重达80吨的碑身,以及10吨重的碑冠让学员们感到非常震撼,遒劲有力的碑文也吸引学员们的注意,纷纷拍照留念。在进入到嵩阳书院的庭院后,在先贤祠里,讲解员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学说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学员们纷纷对着孔子的塑像行礼,特别是历史学院组的学员们,他们昨天刚刚听完关于儒家思想的讲座,对此感受更为深刻。汉封将军树嵩阳书院里的两棵古柏树也同样引起了学员们极大的兴趣,在讲解员介绍了汉武帝赐封柏树“三大将军”的故事后,更是对这两棵树龄高达年的柏树肃然起敬。院内现存的只有大将军与二将军,三将军已毁于明末。大将军柏树高12米,围粗5.4米,树身斜卧,树冠浓密宽厚,犹如一柄大伞遮掩晴空。二将军柏树高18.2米,围粗12.54米,虽然树皮斑驳,老态龙钟,却生机旺盛,虬枝挺拔。树干下部有一南北相通的洞,好似门庭过道,树洞中可容五、六人。两根弯曲如翼的庞然大枝,左右伸张,形若雄鹰展翅,金鸡欲飞。每当山风吹起,枝叶摇动,如响环佩,犹闻丝竹之音。先师殿和三贤祠学员纷纷坐到太师椅上找寻当年“二程”讲学嵩阳书院的感觉。来自意大利的菲利普对“二程”在嵩阳书院教书的经历特别感兴趣。他说,“我研究宋代理学多年,今天能够有机会亲自到程颐、程颢当年教书的地方来看看,很有意义。这里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是个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惊喜不断来自埃及的哈米斯对嵩阳书院的建筑艺术非常着迷,不停地用手机拍照,与工作人员攀谈,了解这座建筑背后的故事,沉醉于其中,以至于忘记了集合的时间,演绎了一出寻人的插曲来。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午用餐时,在青汉班班主任黄卓明博士的组织下,为韩国的宋镇烈送上蛋糕,为他庆祝生日,面对这个意外的惊喜,宋镇烈很是感动。他表示,“非常感谢黄博士,今天的生日是我最快乐的生日,能够来中国参加青汉班的学习,收获非常大。”他给自己许下一个愿望,就是将来要到中国来教书,继续传播中国文化,做中韩文化交流的使者。禅宗祖庭下午1点半,学员们乘车来到“天下第一刹”少林寺继续参观学习。在山门前,学员们对着山门上的楹联和雕刻,不停地要求讲解员给予详细的解答。从讲解员那里得知,少林寺创建于年,北魏孝文帝元宏为安顿来朝传授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年北魏孝明帝时,释迦牟尼佛第二十八代徒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他在跋陀开创的基础上,广集信徒,传授禅宗,后传法于慧可,从此禅学在少林寺落迹流传。唐初,少林寺十三和尚因助唐有功,受到唐太宗的封赏,从此,少林寺名扬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武术表演在讲解员耐心细致地讲解了少林寺的历史由来后,学员们才在讲解员的一再催促下来到演武馆观看少林功夫表演。由于演武馆里座位有限,很多学员干脆站着观看演出,随着少林弟子们展示的各种功夫不断上演,学员们被这真实的功夫所震撼了。来自阿塞拜疆的梅迪还跃上舞台参与拜师学艺游戏环节,跟着少林弟子学习鹰拳,一招一式都像模像样,引来观众的阵阵掌声。虽然并没有获得最佳模仿奖,但是梅迪仍然乐呵地表示,“我是被少林功夫所震撼了,昨晚上我们学习了五步拳,我也想当面向少林寺的老师们请教学习,这个机会真的太难得了,它让我有机会更好地认识中国武术文化。文化遗迹随着讲解员带领大家参观大雄宝殿、方丈室、藏经阁和立雪亭、毗卢殿等少林著名景点,有关于少林禅宗文化起源和发展,少林寺的历史沿革,以及少林寺今天的发展等问题被大家所了解,这些故事深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天王殿后甬道两侧松树上和尚们练功留下的深深的指洞,千佛殿地面上因练功留下的脚踏深坑,这一切都让大家惊奇不已。来自尼泊尔的什雷斯塔曾经多次到过少林寺,面对少林寺的变化。他说,“少林寺这几年发展变化很大,特别是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作用巨大,出现了很多新的东西。”来自澳大利亚的苏珊娜也是多次到访河南,她对唐太宗御书碑和三教合流碑等古代碑文特别感兴趣,不停地拍照,表示回去后要好好研究。在塔林参观时,众多样式各异的浮屠塔吸引了学员们的注意。来自德国的魏骏骁不停地用相机拍照,他说,“我是做中亚研究的,少林寺的浮屠塔有很多样式是外来的,值得深入研究。能够近距离感受这种文化,真的很难得。”来自韩国的禹成旼激动地说,“少林寺和嵩阳书院都是很好的文化遗产,值得很好地保护起来,它们都承载着浓厚的文化信息,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面镜子。”音乐大典晚上8点,学员们又在用完斋饭后,来到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表演现场——待仙沟。表演舞台为一片峡谷,山呈竖状排列,近、中、远景层次分明,峡谷内有溪水、树林、石桥等,构成实景表演的要素。整个演区面积近三公里,演出最高点米,为全世界最大的实景舞台。随着悠扬的音乐声,演出正式开始,《水乐·禅境》、《木乐·禅定》、《风乐·禅武》、《光乐·禅悟》、《石乐·禅颂》五个乐章相继上演,精美的舞蹈,美轮美奂的声光电组合,精湛的武术表演,细腻而生动的叙述风格,将观众带入迷人的禅宗少林的世界,近人的禅武演绎,春夏秋冬的景观变化,直指心性的佛乐禅音,奏响了一曲中岳嵩山的辉煌交响。来自阿曼的菲斯说,“我已经在中国待了六年,这是我第一次亲身感受到中国文化令人震撼的魅力,我在郑州待的这一周才让我真正开始了解中国文化,非常感谢文化部和青汉班的组织者给我提供这么好的机会!”来自亚美尼亚的波国祥对禅文化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够和现场表演的僧人交流,但受演出时间和要求的限制,没有能够实现,他感到非常遗憾,表示一定要找机会与僧人们面对面交流心得。演出结束后,学员们乘车返回校园已经是深夜11点半,虽然经过一天的参观学习,大家都已经很是疲惫,但是学员们仍然沉浸在演出的震撼中,纷纷表示,今天是非常值得纪念的一天,收获非常巨大。文字:孙鹏编辑:张韵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honghr.com/gscs/9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