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 基本信息 >> 克强指数回暖微刺激将延续有后招
"克强指数"回暖微刺激将延续有后招
在一系列密集"微刺激"政策出台后,上周陆续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表现亮眼,其中尤以"克强指数"3大指标遭到关注,中国经济在2季度短时间企稳成为市场共鸣。但受房地产投资下行等因素拖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一些专家对《第一财经》预计,基建项目仍将加码。对全年的经济形势,本报采访的多名各界人士认为压力仍存,因此预计"微刺激"组合拳仍将延续。3大指标企稳用电量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与铁路货运量和新增银行贷款一道,组成著名的"李克强指数"。根据官方数据,5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3,高于4月的4.6,同比增幅亦较4月高0.7个百分点。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评论称,在中国现阶段,用电量与经济增长同步才说明经济运行比较健康。5月份用电量增速比上月有所回升,但仍低于全年7.5的GDP增长目标,说明当前经济有所回暖但仍然低迷。另一方面,今年一直表现不佳的铁路货运也实现了货运装车的止跌回升。来自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31831万吨,其中货物发送量完成31817万吨;货运总周转量完成2272.89亿吨公里,货物周转量完成2270.55亿吨公里。铁路部门人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整体来看,全路货运情势仍然严峻,日均订车与4月份基本持平,但回升迹象明显。"为改变局面,各铁路局全面放开装车限制,加强车流组织和空车调配,努力保证有效货源装车兑现。"该人士表示,全国铁路日均装车完成158332车,比4月份增加了近3000车,实现了货运装车止跌回升。值得注意的是,大秦线运量得到恢复,全月累计完成4060.7万吨,同比增长7.4。侯月线运量完成1535.3万吨,同比增长3.7。与此同时,5月新增信贷范哪家医治白癜风医院好围大幅超出市场一致预期,新增信贷达8708亿元,创10年来单月信贷数据的新高。其中,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贷款3479亿,中长期贷款占比保持在40左右的高位。年初以来中长期贷款比例明显走高,高于2013年的26和2012年的18。分析人士认为,在前半月信贷不佳的情况下,月末出现突击放款,可能与定向降准实行、存贷比调解预期提升银行放贷信心有关,而且这1数据也意味着信贷需求并未出现市场担心的萎缩。基建仍将脸上长白癜风加码鉴于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今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和工业投资下行拖累固定资产投资引发广泛关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5371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2,增速比1~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投资的下滑特别明显。数据显示,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073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7,增速比1~4月份回落1.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21043亿元,增长14.6,增速回落2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5。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告知《第一财经》,从历史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很少低于15。例如在2011年下半年,虽然市场调解,但当时全国整体房地产投资增速依然在20以上。张大伟说,虽然房产投资增速下滑有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房地产市场的低迷超出了原来的预期。由于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投的两三成,且房产下滑也会波及水泥、钢材等领域的投资,因此房产投资对固投的影响十分明显。统计局数据同时显示,前5月工业投资63499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较前4月回落0.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中,制造业投资53044亿元,增长14.2,增速回落1个百分点。广州市民营企业商会副会长丘育华告知本报,目前制造业整体表现都比较疲软,产能过剩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工业投资也就随之疲软。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澎告知本报,在房产和工业投资下行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要保增长,最好的方式就是运用财政政策等手段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因此近期开通的基建项目开始多了起来。例如,广州市上月发布8282亿元投资计划,其中交通领域各项投资总额达5548亿元,占总投资额近七成;贵州省本月亦提出,2014年~2017年力争累计完成投资6200亿元,解决该省城市基础设施总量不足、标准不高、管理粗放等问题。加快基建项目上马,财政资金的到位问题十分重要。此前的5月28日,财政部公布文件,要求地方政府加快基建工程和其他预算的支出进度。文件明确,今年一些年初没有落实到具体单位的本级代编预算,预算资金必须在6月30日前分配下到达各地区和部门,超过9月30日仍未落实到部门和单位且无正当理由的,除据实结算项目外,全部收回总预算。彭澎说,此前财政支出比较慢的缘由多少与反腐力度加大,一些地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有关。目前很多单位的财政项目都被要求"赶快花",比如有些项目被要求6月底就完成50的开支。"微刺激"或将延续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手段,3月份以来,一系列"微刺激"政策逐渐出台。对未来情势的判断,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对本报称,整体来看,经济2季度企稳,下半年仍有下行压力,全年走势平滑。他判断,未来政策放松方向明确、力度有望继续加大;货币政策总量稳定、结构优化,财政政策盘活存量、加速落实,地产政策逐步松绑、由点到面;通胀保持温和,年内压力有限;流动性适度宽松,资金面紧张不会再现。伴随着市场对刺激政策进一步出台的预期,近期有关"微刺激"的辩论亦不时响起。新华社曾发文称,国际投行对"克强经济学"不会刺激的解读存在弊端:概念化的表述以偏概全,造成了刺激和改革对峙的舆论假象。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刺激或不刺激需要根据宏观经济周期情势变化而定,不刺激绝非"克强经济学"的要义,坐视"硬着陆"而不采取政策是对"4万亿"矫枉过正的表现。近期,决策层不断释放强化宏观调控的信号。李克强总理近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表示,要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丰富政策工具,优化政策组合,在坚持区间调控中更加重视定向调控,瞄准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肯定调控"靶点",在精准、及时、适度上下工夫,做好预调微调,未雨绸缪、远近结合、防范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公道区间。对调控的"靶点",多家机构预测下半年政府将会推出一套微刺激"组合拳",从而到达定向调控目的。《第一财经》梳理近几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内容及采访多位业内人士得知,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将主要集中在继续加大简政放权、扶持小微企业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