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大殿左右供奉的是十八罗汉

发布时间:2015-5-15 9:12:48   点击数:
而今,复建中的泉州少林寺已初具规模,殿宇错落,廊庑迂回,香火日盛,南少林武术雄风再振,以其文化性、宗教性和旅游性,成了展示名城泉州灿烂历史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

“三废三兴”演沧桑

■禅堂 僧人参禅打坐勤修戒定慧的地方

近日,泉州少林寺观音阁已进入建设工程最后的扫尾阶段5月16日,阁内的一尊红木雕像“和平观音”将举行隆重的落成开光大典作为泉州少林寺复建的主体项目之一,观音阁的建设将使千年古刹再添新辉

1997年5月,年仅23岁的释常定法师来到了复建之始的泉州少林寺担当寺中住持虽然当时的首期工程已竣工,大雄宝殿、五观堂及僧舍等项目已建成,但大片的土地依然是荒坡旷野,林木稀疏

■十三堂 为纪念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李世民而建

名城盛世少林寺旅游攻略建名寺

禅武精神传后世

■万佛宝塔 一座六层砖塔塔的结构分为四部分: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地宫作为埋葬佛骨、佛经或僧众之所,一般用砖石砌筑,深达数米在其一侧辟一门洞,再筑一甬道与外界相通以供出入;塔基覆盖在地宫之上,分为基台和基座塔身是塔的主体部分,塔刹是塔的最顶端,也是古塔最崇高的一部分,由刹座、刹身、刹顶三者组成这里四季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是寺中美丽的风景之一 (佳景 辑)

■僧寮 寺院僧人起居、休息的住所

少林寺武僧

1000多年来,这座古老禅寺经历了动荡的岁月,从唐代到清朝,“三废三兴”浴火重生;泉州少林寺也一脉相承了旷世奇学的少林功夫,令其在闽南大地上生根落地,发扬光大

几年来,寺院的建筑工程顺利推进,南少少林寺林武僧团也组建起来了每天一早,担任武僧团团长的释常定总要带领武僧团的小伙子们练武,从基本功到五祖拳法,学习南少林武学精髓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当中,有的练就威振武林的铁臂神功,有的身怀江湖失传已久的“一指禅”绝技,颇有“千僧之中皆能武”的少林遗风武僧团多次获得国内外武术比赛大奖,并经常应邀出国演出,每每技惊四座,在海外刮起南少林旋风多年来,常有海内外弟子慕名前来拜师习武,或者进行短期的学习交流

■弘法楼 寺院弘扬佛法及教育中心,对四众弟子学习佛教慈悲精神的重要场所

■藏经阁 贮藏《干隆大藏经》及佛教、少林武术等典籍

■演武堂 少林寺武僧进行武术表演和交流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它高20米,形制为一层建筑三层少林寺旅游屋面,圆形坛式风格,富有闽南建筑文化特色建筑面积约969平方米

其他复建工程顺利进展

■上客堂 寺院接待四方宾客,以及接待重要贵宾的住所

观音阁效果图

在简陋的僧舍中,释常定过起了青灯伴古佛、只影听禅音的清苦日子,也成了泉州少林寺一砖一瓦重拾旧貌的见证者

外国弟子来寺朝拜

■山门 又叫三门,它代表佛教的三解脱门:空门、无相门和无作门正门上方横悬长方形红底金字匾额,上书“少林寺”三字进入山门,我们将看到全寺优美环境

■方丈楼 方丈起居,以及接待重要贵宾的住所

泉州少林寺主要复建项目

史书中所记载的泉州少林寺是一个庞大建筑群体,东至东岳山麓,西至东门护城河,南至东湖,北至伊斯兰墓地据《西山杂志》载:“少林寺十三进,周墙(高少林寺基本信息)三丈,寺僧千人,垅田百顷,树林茂郁,掩映少林寺于山麓”现存于市区的东禅寺是清乾隆年间火烧少林寺后,于咸丰年间在其遗址上重建的纪念性小寺,其规模不及原来的十分之一原因在于遭遇“火劫”之后,“无复敢修者”,有唐一代的名寺从此寂寞无声

■天王殿 内供奉着弥勒佛、四大天王,还有韦陀菩萨

白云苍狗,沧海桑田

230多个默默无闻的寒暑之后,1992年,泉州少林寺复建工程在古少林寺原址奠基依据文献记载,泉州少林寺复建工程将建有山门、大雄宝殿、法堂、达摩祖师堂、十三僧墓、罗汉堂、玄女堂、藏经阁,同时还将增建宋太祖祠,郑成功祠、俞大猷祠和其他配套设施,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禅宗寺院之一

相关链接

■放生池 寺内为体现佛教“慈悲为怀,体少林禅修念众生”的心怀,让信徒将各种水生动物放养的地方

■罗汉堂 供奉不同的罗汉像,有的供十八罗汉,有的供二十天圣像,有的供五百罗汉是小乘佛教修行达到最高境界称为“阿罗汉果”

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清源少林寺千僧反蒲寿庚之降元”,在东门外“格斗元兵三万,元唆都(元兵攻泉州将领)遣胡骑冲少林寺”,少林寺再次被毁;明洪武十年(1377年),州官黄立中“疏奏朝廷,敕修少林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少林寺第三次被毁,“从兹无复敢修者”

■大雄宝殿 寺院佛事活动的中心场所内供奉的三尊佛像,东方琉璃世界的消灾延寿药师佛、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和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称为“三世佛”大殿左右供奉的是十八罗汉,实际上是十六位尊者,他们都是释迦牟尼的少林禅修优秀弟子画家们把庆友尊者和译者玄奘法师也画在一起,合称十八罗汉

《西山杂志》明确记载了泉州少林寺“三废两兴”的历史——

复建中的泉州少林寺,变化日新月异,呈现出一派勃勃的生机但在释常定看来,这还远远不够

“在泉州少林寺复建的十几个春秋岁月里,这片土地已成为我热爱的地方我的心中,也早已勾画出一张泉州少林寺建设发展的蓝图”他表示,不管经历多少艰难,也要用自己的诚心、爱心和决心,为完成泉州南少林的全面复兴不懈努力,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共同打造泉州“南少林”历史文化品牌

十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重视下,国内社会各界和海内外侨胞纷纷为少林寺的基本建设慷慨解囊,添砖加瓦泉州少林寺复建工程进展顺利,大雄宝殿、五少林寺旅游攻略观堂、天王殿、石牌楼、东西回廊、山门、演武堂等寺院建筑,在原来荒山坡上一座座地拔地而起,道路、广场、供水、供电、绿化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

演武埕

在近10年的住持生涯中,释常定法师一边主持寺院的复建工作,一边通过向海内外宣传推广南少林武术文化,为复建泉州少林寺吸纳捐助

■法堂 方丈、法师讲经说法的场所

■钟楼、鼓楼 寺院每日早、晚必用,早上先敲钟后敲鼓,晚上先敲鼓后敲钟,因此便有“晨钟暮鼓”的说法表示出家人修行不能懒惰,每日勤修三无漏学

■达摩堂 为纪念达摩师祖而重建殿堂供奉着菩提达摩塑像达摩,天竺人,禅宗二十八代佛祖是把禅学带入中土的第一人他为弘扬佛法东渡中历尽艰辛,后终在少林寺后山面壁九年,为中国禅宗初祖少林绝技,开创少林武术始祖

■观音阁 三层楼高约22米,它是按照闽南传统古建筑风格整合建造观音塑像采用两块非洲菠萝格红木材料雕成,高12米,其中观音身高9米,底座高3米,宽2米观音脚踩荷花,手持净瓶,“荷”“瓶”与“和平“谐音,因此这尊观音命名为“和平观音”和平观音,不仅寓意祈祷世界和平,国泰民安,而且寄寓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

■五观堂 寺院僧众与信众食用斋饭的地方

清代学者、晋江东石人蔡永蒹的《西山杂志·少林寺》中记载,泉州少林寺始建于唐朝当时,以救唐王闻名的嵩山少林寺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和尚“入闽中,建少林寺于清源山麓,凡十三落,闽僧武派之始焉”扬名海内外的泉州少林寺由此而立

2006年11月26日,泉州少林寺举行了隆重的首任方丈升座仪少林寺基本信息式,释常定成为首任方丈当日,他站在大雄宝殿前轻轻地说,虽然历经波折,但少林寺在每次新建后都非常兴盛,“现在轮到我了,一定要让泉州少林寺重新成为圣地”

唐天佑四年(907年),“少林寺反王审知附梁,被毁”;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诏修

而这次复建工程,更是被寄予了“第三次复兴”泉州少林寺的厚望

通往泉州少林寺的东门古驿道

少林寺是禅和武的世界,少林僧人习武是一种修行,所以又叫“禅武精神”,“禅武合一”按照释常定的说法,不仅是寺院本身的规模恢复十三大殿、上千僧众,更重要的是弘扬南少林精神

□本报记者 洪佳景

















































































儿童白癜风能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honghr.com/lswh/13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