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晚7点半,未来影像·第十一届亚洲国际青少年电影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枣阳汉城举行,央视节目主持人杨柳、关凌联袂主持了颁奖晚会。作为亚洲区域唯一具有青春属性的国际性电影节——亚洲国际青少年电影节,是为数不多的具有权威与专家级的国际青少年电影节。电影节通过专业评审实现对青少年电影作品创作的正确引导,吸引了众多优秀电影作品和电影人。颁奖典礼现场经过评选,中国导演于洋的《周日见,周一滚蛋》最终获得最佳影像作品奖。该片讲述的是发生在父子间的温情喜剧。最佳评委会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动画作品奖分别为:《游泳回家》(王一寓,中国);《不可理解》(尹多喜,韩国);《傀儡》(松本千晶,日本);《超凡滑手》(张高境,中国);《我来自草原》(阿尔斯别克·努汉,中国)。优秀影像作品奖为《陌生家族》(金大哲,韩国)和《生命的感触》(渡边健悟,日本)。于洋(中)的《周日见,周一滚蛋》获得最佳影像作品奖当晚,95岁高龄的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获得终身成就奖;卢奇、王伍福、郭伟华获电影贡献奖;王弈开、计春华、董志华、马毅、徐向东、程亚霖、康凯7人被授予动作电影贡献奖;六小龄童被选为第十一届亚洲国际青少年电影节国际公益形象大使。秦怡(中)获得终身成就奖六小龄童被选为第十一届亚洲国际青少年电影节国际公益形象大使襄阳晚报记者还对部分获奖艺术家进行了专访,以下是专访内容:秦怡:从艺77年,电影路上走到底电影《青海湖畔》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伴随着毛阿敏的《因为有梦》,影院灯光徐徐变亮,90分钟的《青海湖畔》令满场的观众感动不已。《青海湖畔》以青藏铁路修建为背景,聚焦一群为铁路通车攻克冻土层难题的气象专家,通过女气象学家梅欣怡的回忆将长达30年的故事串起,有小家,更有大爱。“故事的灵感源于16年前听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面对观众的提问,秦怡讲述道,年,一位澳大利亚气象专家携夫人到青海气象局帮助当地搞人工降雨的科研项目,专家夫人在去鸟岛的路上遭遇车祸,永远留在了青藏高原上。为了将这个动人的故事呈献给观众,秦怡一人包办出品人、编剧、演员三个“角色”,而且分文不取。为了使故事贴近现实,拍摄前,秦怡专程去青海考察,并且亲自操刀3万字的剧本;拍摄过程中,秦怡更是克服恶劣条件,亲赴青藏高原坚持一个月的实景拍摄。该电影于年6月上映。秦怡与观众交流93岁高龄高原拍戏不觉辛苦“秦怡奶奶,您拍这部电影是不是非常累呀?”人民路小学四年级的《襄阳晚报》小记者赵丁爽关心地问道。谈及那段拍摄经历,秦怡说道:“在海拔多米的高原上拍戏,绝大多数人都会头昏呕吐,只有我不吐不昏。”虽然没有高原反应,但秦怡在拍摄过程中不小心弄伤了脚,至今仍然不好走路。近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清晨5时就要起床拍摄,来回六个小时的车程,秦怡在路上也忙着看剧本。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煮饭无法全熟,吃的东西放在保温盒里带到片场也变冷了。为了表现气象记录时风特别大的场景,要到多米高的地方拍摄,没有风还要用鼓风机吹。“一个人专注在一件事情上时就不会觉得累了吧!”秦怡淡然地说。为什么要在93岁的高龄去冒这个险呢?秦怡说,自己是被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打动。“工作在青藏高原的气象人很值得尊敬!他们为了气象事业远离自己的亲人和故乡,在艰苦环境下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有的人甚至为此奉献了一生,这种精神很令人感动,我应该写这样一个戏。”“不是为了钱,就是想让大家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和谐关系。”秦怡强调。电影之路还很长,还有很多东西要学“有人替我算过,说我已经工作了77年了,不用再做这么多事了。”秦怡笑着说,但作为一个演员,什么样的人都要去演,既然演就要像,要想像就要学。秦怡在荧幕上塑造了至少36个完全不同的角色形象。回忆起当年在《马兰花开》中扮演一个女推土机手,在秦岭凿山修建铁路。因为气候寒冷,发动机一定要提前预热,否则发动不了。为了保证早上7点准时上班,凌晨3点就要起床发动推土机。过去,体验工农兵生活时,要到纱厂体验生活,潮湿闷热的环境让人根本受不了2个小时的煎熬。“那时候跑弄堂摆纱,我跑一次就看一眼墙上的钟表,跑一次看一眼……呀,时间快到了,终于能出去了……”“几十年前,在太湖拍戏,要跳进水里去救一个女孩子,结果我跳下去上不来了……”秦怡在现场跟影迷朋友分享了77年来拍戏的各种辛苦经历,感叹一定要有吃苦精神,认为自己仍然有太多东西要学。“正是观众和影迷的支持,我演起来才有劲,想着赶紧拍点好电影出来,希望能够在电影事业上一直走到底。”链接代表作品:《女篮5号》《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林则徐》《大地回春》《上海屋檐下》计春华:演了30多年的“大坏蛋”标志性的光头,黝黑的皮肤,几乎看不到任何皱纹,热情地和观众打招呼……55岁的计春华完全不像银幕上那般“凶神恶煞”,在电影节上,他被授予动作电影贡献奖。一部《少林寺》,成就了李连杰,更把饰演反派人物“秃鹰”的计春华造就成了影视圈的“坏蛋”专业户。“少林”之后,计春华开始了长达30余年的演艺生涯。他在电影《少林小子》《黄河大侠》《南北少林》里演的坏人总让人恨得牙痒痒。“有家长指着电影里的我说,要好好学习,千万不要像他那么坏,要不然不会有好结果的。”计春华开玩笑说,因为自己演的坏蛋实在可恨,所以总听到有家长这样教育孩子。“坏蛋”角色深入人心,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困扰。几年前,在福建拍戏时,正值一个全国性的会议在当地举行,安保严格。计春华戴个帽子在街上走,被警察带到派出所。拍摄于年的《少林寺》已成经典。回忆当年的拍摄经历,计春华说,当时没有特技、威亚等,全是肉身真打,连护具都没有,是什么样的环境,就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拍。“记得一次拍戏,山坡上全是石子,非常滑,要一边走一边打,还拉着马,确实很困难。”计春华笑称,那时是用生命、血肉在演戏。“我们那代武打演员都没怎么学过表演,就是热爱武术。”计春华希望通过影视平台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下去。银幕上凶神恶煞,生活中,计春华说话温柔,是个和蔼可亲的大叔。因为常年习武,55岁的他仍拥有健康的身体。链接代表作品:《少林寺》《天龙八部》《七剑下天山》《金瓯》《新少林五祖》《少林豪侠传》《新水浒》冯小宁:打动观众的一定是好故事
“一直以为枣阳是出枣的地方呢!”10月30日下午,国家一级导演冯小宁一入场便与枣阳的观众开起玩笑。
说起为何会拍电影,冯小宁表示,和现在的孩子们一样,小时候特别爱看电影,“一部好电影的记忆会影响一生”,小孩长大了可能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老师、警察、医生等,小时候看的电影就会有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事电影、微电影、短片创作,冯小宁表示,其实电影艺术并不神秘,越来越草根化、大众化,几乎人人都有手机,手机就是一个摄影机,可以下载软件自己剪辑、配音等。“每个老百姓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艺术家”,每个人都可以去尝试、去创作。冯小宁(资料图片)
冯小宁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集编剧、导演、摄影、特技、剪辑、制片人于一身,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奇特现象。当年拍摄《黄河绝恋》时,冯小宁就是手持摄像机腰系麻绳挂到悬崖上凌空拍摄。
对于电影节,冯小宁表示,未来的电影一定是属于青年的,他们有爱、有理想,能够把生活用电影的手法记录下来并传播出去。
冯小宁强调,无论是哪个年代,哪个国家,能够打动观众的一定是“好故事”,而不仅仅是特技和大场面,抓住感动人的好故事才是根本。链接代表作品:《大气层消失》《甲午大海战》《红河谷》《举起手来》《黄河绝恋》
以上图片除特别标注外,均来自襄阳日报社视觉中心
白癜风好治疗么白殿疯症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uzhonghr.com/lswh/5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