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少林武术起源之谜二

发布时间:2017-8-13 19:27:54   点击数:

三丰堂

我们刚才说了少林武术源于南北朝说,或者源于隋唐说,都得不到历史资料的支撑。那么,天下武功出少林的少林武术到底始于什么时候呢?这个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大家知道少林武术最著名的是棍法。对于少林武术的棍法,无论是在《纪效新书》中间,还是在茅元仪的《武备志》中间,都把它的地位、它的价值提得很高的。然而,我们在谈到少林棍法的时候,有这么一个历史的故事,说的是在元末至正年间的时候,有一位蓬头裸背来到少林寺烧饭的一个烧饭和尚,这个和尚在红巾军攻打少林的时候,很多僧人非常害怕,和尚他就拿了个棍(他)就冲出去惊退了来犯的红巾军。从此,据说少林寺内就演其技不绝。这个技法指的什么?就是棍法。这个人也被称为就是少林显武第一人,说这个人不是凡人,他是紧那罗王的化身。因此,今天在我们的少林寺中间,它的护法神就是紧那罗王,它的伽蓝神就是紧那罗王。那么,明朝人详细记载这一个事情的,见于程宗猷的《少林棍法禅宗》。

当然说,程宗猷的《少林棍法禅宗》上记载的这个事情不乏一些神秘的色彩。他是这么说的,至正年间,红巾军攻打少林。当时,有一个人是烧饭的和尚,就出来安慰大家“大家不要怕,我去抵御。”这个人不是从大门出去的,是从烟囱中出去的。他出去以后,一个人就显出他的神形,人变得很高大,手里拿着一根棍,这样一来红巾军看到很害怕,纷纷往后逃。这其中有个僧人就说了:“您知道这是谁吓退了红巾军吗?这乃是观音大士化身,他是紧那罗王是也。”因此,这个寺院里边,就把紧那罗王塑像,而且还演练他的棍法。类似的记载不仅仅见于程宗猷的《少林棍法禅宗》,还见于万历年间《白醉王巢言》,中间也有同样的记载。根据唐豪先生的考证,这个带有神话色彩的紧那罗王故事,它是从文载所编撰的那罗延神示迹碑中间演化出来的,它经过了不断的丰富完善以后,逐步形成的。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借用神灵的这种故事来演绎一个武术拳种的形成,不仅仅是少林棍法,我们在别的拳种中间,同样可以看到类似的说法。比如说武当拳,武当拳就杜撰出了一个张三丰的故事。大家知道张三丰是一个中国元明之间非常著名的道人,武当山的张三丰,也就把张三丰尊为武当拳的创始人。另外,我们可以看到梅花拳,据说梅花拳的最早的传人,在梅花拳内部的资料中间说是法王老祖。法王老祖是谁呀?不是民间的一般人物,他是中国民间宗教崇拜的偶像,同样是借助了民间所信仰的神灵,来演绎出它的拳种的形成故事。那么,我们可以看到类似这样的故事应该说不是少林仅仅一个个案,还是不少的。

紧那罗王惊退红巾军,从此少林寺内演其棍法不绝,带着很大神灵色彩的、神话色彩的。那么,我们谈到这儿的时候必然面临这个问题,少林寺的武术风习到底开始于什么时候呢?我们必须面对这个问题,我这里告诉(大家)的是由于资料的缺失,我们很难给大家做出一个绝对年代的回答。但是,我们依据明人的笔记以及少林寺内现存的碑文,可以确定不晚于明正德初期,少林寺内的习武活动已经蔚然成风,已有规模,并且以勇武名闻天下,这个材料我们可以从明正德年间都穆写的《游嵩山记》中间的材料可以看出,当时这个史料是这么记载的:“少林僧至今以勇武闻,(则)其所从来远矣。”什么意思呀?就是说当时正德八年的时候,作者说这个少林寺就是以勇武闻名天下的。而这个以勇武闻名天下从很早就开始了。另一块今天还竖立在少林寺内的一块万历年间所立的碑上,也清楚的记载了当年刘贼、王堂以及倭寇并师尚昭等倡乱,本寺武僧屡经调遣,奋勇杀贼、多著死功。这里的刘贼指的谁呢?就是指正德六年的时候,河北的刘六、刘七的农民起义军。另外,我们现在在少林寺的塔林中间还建有一座塔,这个塔就是三奇友公和尚塔。这位三奇友公和尚塔的塔铭上刻着一段文字,这段文字比较艰涩难读,但是它的语义基本上我们还是可以理解的。他说的是当时被称为三奇友公的这位和尚,当年曾经受朝廷的调遣到山西、陕西一带去守卫边关。以上这三段有关明正德年间的少林寺的武僧(的)习武材料的记载,是比较早的材料,这些材料告诉我们不晚于明正德初期,少林寺内已经出现了武僧而且时常被官府征调为僧兵,这也就是从元末红巾军攻打少林寺一直至明正德初期将近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边,少林寺逐步形成了一个由他们习武形成风气,从形成风气到形成他们的历史传承这样一个历史的发展变迁。这也就是都穆文章中间所提到的,“其所从来远矣”当然说我们没有确切的资料,我们无法对这一过程再进行具体的描述。

那么,为什么当时的少林僧兵要受到朝廷的调遣或者说朝廷要屡屡调遣少林寺(僧人)作为僧兵呢?大家知道明朝的僧兵不仅仅是少林寺,除了少林寺的僧兵以外,还有伏牛、五台等地(的僧兵)。作为一个政权,它有那么多的正规军不用,去调用僧兵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呀,明朝的军队到了明宣德年间以后,由于政治腐败,它的武备渐驰,军士逃亡成风。原来由朱元璋建立的卫所制度已处于崩溃的状态。而正德年间前后,明王朝又面临着一个内乱外患的局面,外面有倭寇打来,里面有不少造反的人群,在自己卫所制度已经崩溃的情况下,朝廷只能是广开兵源,增设乡兵。那么什么是乡兵呢?乡兵不隶军籍,是在地方上随时受到官府的调遣。(乡)兵的种类有很多,比如,根据《明史·兵志》记载,当时河南的嵩县有毛葫芦兵,永宁一带有矿兵,山东有长竿手,徐州有箭手等等,僧兵仅仅是乡兵的一种。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续文献统考》所记,明代正式招募僧兵,开始于正德初期。因此,《续文献统考》中间所记载的这个情况和少林寺现存的碑文的时间应该说是完全吻合的。

三丰堂







































北京那里看白癜风好
白斑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honghr.com/lswh/70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