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 旅游景区 >> 少林武功从哪朝哪代开始打响了名声
一问这个问题,肯定有人想起“十三棍僧救唐王”,也就是电影《少林寺》里演的那一段。
电影《少林寺》海报
这个事儿,一部分确实是真的,不过是“助”不是“救”。真实历史中,受命攻打洛阳的唐军统帅李世民,在将洛阳城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之后,已经移兵虎牢关对阵窦建德,本来也用不着大师们来救。
事实是酱紫的,隋末天下大乱之际,割据洛阳的“郑国”王世充强占了少林寺产“柏谷坞”,这是隋文帝布施给少林寺的万亩良田,还在这块地盘上屯兵建了一个轘州出来。
这才逼出了“十三棍僧助唐王”的故事。
而十三棍僧的光辉战绩,只是联合王世充政权的轘州司马(约等于副市长)赵孝宰,里应外合抓住了轘州守将(相当于市长)——王世充侄子王仁则。
不过终归是立功,所以李世民的赏赐手面很大方,不但立碑刻上了十三棍僧的法号,还赐田地40顷,水碾1具。
电影《少林寺》截图
试想,若少林寺里真有成千上百的武林高手,少林寺又何必只派13名僧人去搞“斩首行动”,又有带路党帮忙,几千练家子直接杀将过去便是了。
少林武功真正成型,要到明清两代,尤其是明朝,除了卫所兵外,还大兴民壮、土兵、乡兵,《明史?兵志》里点“不隶兵籍者”的名,就有少林僧兵一份:
“又僧兵,有少林、伏牛、五台。倭乱,少林僧应募者四十余人,战亦多胜。”
说明两点:其一,僧兵不止少林寺有,伏牛山、五台山都有国家承认的僧兵组织存在,像抗倭之类的战争,朝廷还会征调他们参战;其二,参与明朝中期抗倭战争的少林武僧并不多,只有40多人。
不仅如此,参战的天池、天真等40僧人,以及孤舟、月空等,都是居于杭州昭庆寺的僧兵,《江南经略?僧兵大捷记》明言:“都督万鹿园养僧二百人于昭庆寺”。
电影《新少林寺》剧照
《倭变事略》记载更详细:白沙滩之战,僧兵是在万鹿园的女婿、把总指挥陈善道战死后,“欲为其婿报仇”才参战的。故此,昭庆寺中的少林僧兵当与其余名僧兵相似,略同于万鹿园的“家兵”。
不过无论如何,少林僧兵抗倭在“武林”中打出了名声,自然就入了各路英雄的眼,自此之后,名声更大。
韩国明星洗面奶品牌top1014件护发神器我才不跟静电做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