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 旅游游记 >> 我心中的少林恢复中断了多年的传
为了秉承佛法正脉,以求正法久住,少林寺经过申请,中国佛教协会通过对少林寺的考察,认为少林寺已经具备了传授三坛大戒的条件,同意少林寺传授三坛大戒。
历史上,凡能够举办这样一场传戒法会的,往往是一座寺院兴盛的标志。
参加传戒法会的受戒者是从全国各地以及从国外来的。他们向往着去一个既有名望,有影响力,又如法如律举办传戒佛事的寺庙,以求不但在受戒期间学到东西,同时也感受到佛教戒律的庄严、清净。
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承担,所以我们不仅恢复修建戒坛,还邀请国内的著名的高僧,来完成一个月的各种佛事和各种课程。
我心里清楚,搞这样的活动,即使少林寺以外的高僧一个不请,我们也有能力、有资历把传戒法会搞好。但关键是我们这里的僧人太年轻,尽管佛事能做下来,戒能传下来,但由于摄受力不够,信徒发的心是不一样的,发的心不一样的话,会影响着他们的一生对佛的认识和向往。
为了把传戒法会搞好,我们邀请大德高僧来做三师。比如,这次年的三坛大戒法会,我就邀请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为得戒和尚、台湾中国佛教会理事长净良长老为羯磨阿阇梨(羯磨师)、少林寺禅堂首座绍云长老为教授阿阇梨(教授师)。这三位都是威望很高、影响很大的高僧大德,他们对我们少林寺近几年来的发展情况还算认同,否则他们也不会来。
年5月24日即农历四月初八,是佛教徒纪念释迦牟尼诞辰的重要节日——浴佛节。那天少林寺终于迎来了中断了多年后的第一场规模盛大的佛事活动——传授三坛大戒法会。一大早,少林寺里挂起了大红灯笼,扯满了彩旗,琅琅的诵经声包围了整座古刹。这次全国前来求戒的僧人有多人,经审查考试后符合受戒要求的男众人,尼众人。年的这次,我们只传男众,不传尼众,有人,来自全国各地。不少信徒说,少林寺是禅宗祖庭,在少林寺受戒,是每一个出家人都向往的。
传戒标志着一个寺庙的盛世到来。举办受戒的寺庙,是一个完整的丛林,各种建制都得有。寺庙不传戒不能扩大僧人队伍,通过传戒可以扩大佛教教职人员队伍,就是僧众队伍。通过扩大僧众队伍,促进寺庙的进一步的发展,这也是促进我们做好传戒活动的一个原因。两期做下来,佛教界是非常满意,评价很高。
台湾中国佛教会理事长净良长老说:“永信大和尚很重视戒法的传承,三年前开始传戒,今年是第二次传授三坛大戒会,这是非常不容易发的大愿。因为传戒须有一套很严谨的仪轨,不仅劳师动众,而且永信大和尚本人又不担任三师,只有秉持牺牲奉献、肩负续佛慧命之人才有这样的担当。在戒期中,一寺之主的方丈和尚,必须以身作则,所以,他的起居生活跟戒子们一样,举止言谈,都必须庄严如法,这些都有赖平时的修为功夫,因此,我对他由衷地礼敬与赞扬。我们佛教界有‘戒在佛法在’之说,没有戒法的传承与严持,佛法就俗化了,即使以明心见性为主的禅宗,也要以戒法为基础,才能相辅相成。因此,以禅宗为道场的佛寺,没有不定期传授戒法的,否则,不但佛法断层,即使禅门的子孙也后继无人了。”
净良长老说的这番话,是对我的鼓励和支持。少林寺欣逢盛世,才得以使戒坛重光。为使正法久住,三宝兴隆,我尽自己僧本分,修殿筑坛,申请传戒。对前来求戒的戒子,进行严格考核,实施如法如律的授戒仪式。
每当我走上少林寺传戒的戒坛,我似乎看到了许多故去的大德高僧的身影,我想告慰他们的是:法脉,已经延伸到今天了。
编者按:少林寺始建于北魏,迄今已1多年,既是佛教圣地、禅宗祖庭,又是武学圣地;如今,少林寺更是走出国门,名播海外,“少林功夫”已经成为中华武术乃至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我心中的少林》是以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自述的形式,讲述他与少林的深厚缘分,解读对当下少林寺及佛教生存环境的思考与探索,描绘他心中的少林。读者从中可以感知几代少林僧人为了传承少林文化所做的不懈努力,也可以找寻出释永信法师的心路历程,对他及少林寺的所作所为有深入的了解。
少林寺官方网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honghr.com/lyyj/11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