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从少林走出的传奇将军1,2

发布时间:2021/10/5 16:52:38   点击数:

作者简介

尹高朝,中国湖北人,生于年2月。大学法学和管理学双学历。政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全国知名传记作家。党史、军史学者。毛泽东研究专家。长期致力于红色历史文化的研究,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先后写作并有多种著述面世。主要著作有:《毛泽东的老师们》《毛泽东和他的24位老师》《毛泽东和他的老师》《周恩来和他的老师》《开国领袖和他的老师》《公安部长罗瑞卿》《罗瑞卿警坛风云录》《赤子毛岸英》《党和国家领导人与黄石》《党和国家领导人与黄冈》《毛泽东和习仲勋——陕北13年》《百姓父母官——习近平的县委书记生涯》《荆楚将帅的家国情怀》;《从大别山走出的共和国将星》系列丛书10部、《国是论衡》丛书11部、《从政镜鉴》丛书10部;大学教科书《防暴对策学》等共60余部,计余万字。其部分作品多次荣膺“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当代教育成果奖、金盾文学奖等全国性大奖。《毛泽东和他的24位老师》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神州栏目全书连载。

本书发行旨在传播红色文化,不以盈利为目的。图文由作者尹高朝先生本人提供,并经尹先生授权发布。

从大别山走出的共和国将星

湖北卷·卷一

卷一全部篇目相关链接

《一位军事奇才的悲剧人生》章节阅读

(1)(2)(3)(4)

《党之元老国之元戎》章节阅读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从乡村“博师”到国家主席》章节阅读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无衔将军“衔”在人心》章节阅读

(1,2)(3,4)(5,6)(7,8)(9,10)

《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章节阅读

(1,2)(3,4)(5,6)(7,8)(9)(10,11)

《“你回来就是胜利!”》章节阅读

(1,2)(3,4)(5,6)(7,8)

(9,10)(11,12,13)

《功勋卓著的一代战将》章节阅读

(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

《从大别山走出的共和国上将》章节阅读

(1,2)(3,4)(5,6)(7,8)

(9,10)(11,12)(13,14)

相关评论与解读文章链接

解读《从大别山走出的共和国将星》

献给共和国将帅与革命战士的赞歌

从大别山走出的共和国将星

湖北卷·卷二

主编:尹高朝副主编:范从政尹烁勋

第二卷目录

第二卷·第1篇

从少林走出的传奇将军

——开国上将许世友

一、求生存,农家子弟入少林

二、怒杀劣绅凶颃,少林小子从军

三、“怕死不来找共产党!”

四、“红区”的“炮队长”

五、他走到哪,大刀就带到哪里

六、骁勇战将,枪林弹雨显神威

七、与毛泽东的生死之交

八、再掌兵权,出师太行

九、别具一格的婚礼

十、打潍县,提出著名的“稳打稳扎”作战方略

十一、攻济南,毛泽东临阵点将“许指挥”

十二、开国上将下连当兵

十三、在“非常时期”

十四、老将挂帅,指挥自卫反击战

十五、“酒神司令”的“酒魂”

十六、将军临终也壮烈

十七、“活着尽忠,死了尽孝”

第二卷·第2篇

毛泽东誉为“勇将”的将军

——开国上将陈再道

一、参加义勇部队登记改错姓名

二、跃马鄂之东北横枪大别山区

三、鏖战川陕边界骁将威名传扬

四、长征斩关夺隘抗日首战劝成

五、组建东进纵队“飞将军”下太行

六、设计擒两匪首智勇取环水岛

七、司令情场“中计”喜结战斗伉俪

八、开辟冀南新区领导敌后抗战

九、兴师讨阀顽军平息投敌事件

十、涉险救刘志坚犯难破大合围

十一、啃骨吃肉齐备攻城掠地全收

十二、挺进中原腹地英雄解放故里

十三、剿匪练兵俱佳主席誉之勇将

十四、执掌武汉军区惹“七二O”事件

十五、统帅再保爱将将军涉险过关

十六、返军队第一线任铁道兵司令

十七、老骥扬鞭奋蹄暮年壮心不已

第二卷·第3篇

从“红小鬼”到“大司令”

——共和国上将秦基伟

一、穿“马克思鞋”走革命道路

二、扛起红缨枪杀向黄安城

三、紧张老半天原来是升官

四、再次打黄安封为“秦大刀”

五、“手伤腿还好死不离红军!”

六、“秦基伟不死,临泽城必在”

七、“只要人不死总会有办法”

八、建“秦赖支队”战斗在太行

九、九纵结长缨南征缚苍龙

十、“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十一、抗击美国佬对决上甘岭

十二、功臣凯旋归统帅亲召见

十三、受命保南疆险此当大使

十四、“文革”受冲击良将被“劳改”

十五、复出堪大任七旬掌军政

第二卷·第4篇

从开国上将到“文革”干将

——开国上将谢富治

一、贫家子弟根红苗壮

二、战争年代功劳赫赫

三、“陈谢兵团”威名远播

四、豫西牵牛淮海征战

五、治理云南禁毒有方

六、“文革”当中走错方向

七、“公安六条”搅乱政局

八、“武汉事件”始作俑者

九、陷害少奇攻击陈云

十、心病而死不得善终

十一、盖棺定论不无惋惜

十二、位高权重未忘故土

十三、历史沉思从政警示

第二卷·第5篇

名垂军史的“旋风司令”

——开国上将韩先楚

一、艰辛备尝的放牛娃

二、投身红军笫一仗,从红枪会手中夺枪

三、十分钟夺取一座碉堡

四、“唯楚有材,先楚为例!”

五、胆敢“违抗”总指挥军令的师长

六、朱老总赞扬“打得好!”

七、浴血奋战在冀南腹地

八、打“鞍海”——出关第一仗

九、新开岭战役打瘸“千里驹”

十、坚持南满斗争,七道江会议的少数派

十一、保卫临江,居功甚伟

十二、一个“副司令”统一指挥两个纵作战

十三、梅河口之战,一个师打掉一个师

十四、新官上任,“一票否决”政委的作战方案

十五、围歼新5军主动找仗打

十六、“炮兵上剌刀”——奇怪的招数

十七、打锦州,31小时歼敌10万人

十八、“旋风部队”和“旋风司令”

十九、挥师入关,一直打到“南中国”

二十、木船渡海——战争史上的奇迹

二十一、坐镇指挥38军,打出“万岁军”的威名

二十二、“提督”东南海防,福州军区战“台风”

二十三、“经略”西北边疆,兰州军区顶“黑风”

二十四、终年备极哀荣,中央三元老题写墓志铭

第二卷·第6篇

戎马一生功勋卓著

——开国上将王平

一、山乡里的私塾生

二、闹农运,几番历险

三、红军中的“宝贝”

四、在战火中锻炼成长

五、悲情草地

六、在陕北,毛泽东为爱将改名

七、“还是‘王大个子’有办法!”

八、战斗在晋察冀边区

九、粉碎日伪军的“囚笼”政策

十、解放战争战功卓著

十一、出任“管官”之官

十二、抗美援朝大显身手

十三、开国上将第二次入朝

十四、主政军事学院

十五、共产党人的操守与忠诚

十六、从炮兵部队到武汉军区

十七、在总后“拨乱反正”的岁月

十八、两代将军的故乡情结

第二卷·第7篇

从大别山走出的“泥腿子将军”

——开国上将王宏坤

一、当红军走出红土地

二、打胜仗受降壮军威

三、长征中历九险一生

四、受器重党校谋深造

五、亮王牌闯过敌关卡

六、克襄樊中央贺大捷

七、建海军沥血又呕心

八、文革中跌宕写人生

第二卷·第8篇

大别山孕育的骁勇战将

——开国上将王建安

一、更名建安——创建安乐新天地

二、黄麻起义——挥枪跃上黄安城

三、互让牛肉——凸现生死战友情

四、斩关夺隘——尽显战将英雄色

五、长征路上——绝地险境见忠诚

六、抗日战场——齐鲁大地斗敌顽

七、逐鹿中原——横刀跃马任驰骋

八、攻克济南——蒋家王朝动根基

九、渡江战役——强渡长江立头功

十、三任副职——淡泊名利展高风

十一、牢记宗旨——清廉将军美名扬

第二卷·第9篇

身先士卒的开国上将

——开国上将王新亭

一、“找红军去!”

二、鉴宝立功

三、太岳抗日

四、“专打旅!”

五、反击围攻

六、歼击“阎顽”

七、针锋相对

八、打破“铁壁”

九、三打运城

十、血战临汾

十一、晋中决战

十二、总攻太原

十三、挥师川康

十四、边陲剿匪

十五、“八大”让贤

十六、带头“攻关”

十七、中流砥柱

十八、奋斗不息

第二卷·第10篇

一个战将的真正荣耀

——开国上将周纯全

一、工人出身的革命者

二、白色恐怖下的地下斗争

三、鄂豫皖苏区的创建者和领导者

四、“军政双全”的红军指挥员

五、川陕根据地的苦心经营

六、“张国焘路线斗争”的见证人

七、在抗大的漫长七年

八、敌后根据地的红管家

九、朝鲜战场上的后勤保障奇迹

十、一个战将的真正荣耀

第二卷·第1篇

◆◆◆◆

从少林走出的传奇将军

——开国上将许世友

◆◆◆◆

本期目录

开国上将许世友生平简历

1、求生存,农家子弟入少林

2、怒杀劣绅凶颃,少林小子从军

生平简历

开国上将许世友

许世友(—),湖北省麻城县(今河南省新县)乘马岗镇田铺乡许家洼村人。开国上将。

年在国民革命军第1师任连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黄麻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班长、排长、营长、团长、副军长兼师长、红4军军长,红四方面军骑兵司令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副部长,八路军旅长、纵队参谋长,胶东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司令员,东线兵团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山东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 第3兵团司令员,华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委。

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副主任。

在近六十年的戎马生涯中,许世友英勇善战,出生入死,指挥过一系列重要战役、战斗,组织过大兵团作战,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是我军从战士逐级成长起来的难得的优秀军事指挥员之一。

第一篇·第1节

求生存,农家子弟入少林

在中国革命战争中,从农民成长为将军的不乏其人。然而,从8年少林寺和尚生涯中走出来,最后成为大军区司令员的却绝无仅有。许世友,以独具个性且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将星行列中,独领传奇将军的美名。年2月28日,许世友出生在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岗乡许家洼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母取名许友德,乳名三伢子。因在家谱中排仕字辈,又起派名叫许仕友。“学而优则仕”,仕是做官立意。人们取名,往往都寄予了某一种含义。“许仕友”的名字寄予着父母的期盼。许世友参加革命后,曾两次改名,其中“许世友”这一鼎鼎大名还是毛泽东给他改的。许世友的家乡,地处湖北、河南两省交界处,西靠桐柏山、东临大别山。解放前,这里属湖北麻城地界,建国后毛泽东主席指示鄂豫皖三省各划出一块土地组成“新县”,因之又隶属于河南省新县泗水店区田铺乡,但将军的履历表上“籍贯”一直填写的是湖北麻城。上世纪初叶,这一带土匪迭起,是有名的土匪窝子,兵匪勾结,闹得家家户户十夜九惊,不得安宁。村里的年轻人,为了防身而习武,差不多人人都会三拳两脚。少年许世友,从五、六岁就喜欢挥拳踢腿,舞枪弄棒。常常和一些放牛娃娃一起,折根树棍,结伴打斗。年的早春,也就是在许世友刚满8岁那年,有个少林寺武僧来到许世友的家乡传武。这个和尚大约70岁左右,武艺精深,愿意招收受苦人入寺。当时,村里愿意离家去少林寺的人不多,许世友看到家中贫苦,听那和尚说寺内可以管饭,爹娘也愿意家中少一个吃口,就一横心跟着和尚到了少林寺。湖北麻城乘马岗许家洼村(今河南省新县泗水店区田铺乡)许世友故居嵩山少林寺,在河南省登封县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这座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是孝文帝元宏为接待印度高僧跋陀而建造的,具有悠久的历史,寺院规模宏大,古柏参天,碑塔如林,禅堂殿阁,庄严宏伟,号称“天下第一刹”。相传寺内武僧众多,武艺高强,世称“浮屠善变多技能,少林拳法世稀有”,是佛教禅宗和少林派拳法的发源地。许世友进寺后,不曾受戒为僧,是个受僧侣驱使的杂役。“那完全是为了搞饭吃。是去当苦役的。”若干年后,许世友回忆起8岁时那段苦难的经历,不无感慨。“当杂役是怎么回事?苦差事呵!每天要替师父倒尿壶、洗衣服、砍柴、做饭,8岁小娃儿当大人一样使唤。干完活,还得跟着师父练功。”而在练功时,规矩是很严格的,练功房的墙上,都画了各种各样的动作示范图,什么拳怎么打,什么刀怎么使,有规有矩,一点也不能含糊。许世友在少林寺练功非常艰苦。先学习吊臂3年,睡桩3年,再练一步七心尺跨过青石板,一蹿一米多高跳上黄土墙,而且还练过手指插沙。这些都是基本功,一定要练的。最难的要数飞檐走壁,这是项硬功夫,它既要气功,又要武功,要学会它,可不是三年两载就成的,最少要学七、八年。许世友就是学了8年,才学成的。练吊臂3年功时,许世友每天晚上都得束腰挎膀吊桩而睡。刚练时,头昏脑涨,浑身浮肿,解大便都没法蹲下,一个星期内根本睡不着觉。睡桩功更是艰苦,在离地一人多高的墙壁上,间隔地横插着5根一尺多长的木桩,每天晚上,许世友就凌空躺在这又硬又窄,连半个身子都容不下的木桩上,面壁而睡。有一次,他不小心,一个翻身,从睡梦中滚了下来,被师父用木棍揍了一顿。挨了打还不准他哭,说是“菩萨打提”。虽然寺里的规定极严格,许世友却认为,“还是严格一些好。不吃苦,就得不到真功夫。等这些功夫练下来,人就得腰圆膀乍,臂腿都有劲,可以终生受用啦!”平时,只要一有功夫,许世友就按照师父的安排去习练武功。站桩、摔棍、跑滑板、跑立砖,有时练插沙、空功、运气、贴壁、空打梅花铜桩,等等。许世友练功时刻苦认真,不怕流血流汗,所以,刀、枪、剑、棍等18般武艺样样纯熟。许世友为战士们演示少林武功经过刻苦练习,他力量过人,碗口大的杉树,可以一气撂断好几棵;12个铜板摞在一起,一刀劈下去,铜板分成24块;运足了气,对着3寸来厚的大方砖,转身一掌,相距寸余,砖就碎裂;双手向后一背,从尺宽厚的青石条上踏过,一步一块,可一连踩折数条;他能把3块多斤重的石头抱起垒在一起;五指运气后,能将人捅出5个血洞。同时,他又身轻如燕,五六米宽的壤沟,一跃而过,寺内丈余高的围墙,几步开外便可飞跑而上;九间九檩的千佛大殿,他手抓屋檐的椽头,一口气可顺转3圈;窜墙、越脊、飞檐走壁,轻来轻去不叫瓦碎;跳下时,能在空中翻3个筋斗轻轻落地;飞马身边过,他能手抓马尾飞身而上;做“贴墙挂画”,他能嗖地跃入几米高的空中,直挺挺地贴到一根圆柱子上;演练“板凳舞花”时,旁人用瓢勺朝他泼水都难以沾其身……经过8年的精心苦练,许世友掌握了一身十分过硬的少林奇功绝技。到16岁那年离开少林寺时,他已是个武艺高强、钢筋铁骨般的硬汉子了。在少林寺练就的这身过硬的武功,真的让许世友“终生受用”,多次助他逢凶化吉。自年参加革命后,他曾7次参加敢死队,5次担任敢死队队长,8次负重伤而最终脱险,并造就成一位战功赫赫的优秀高级指挥员,使敌人闻之丧胆。为革命屡建奇功。

第一篇·第2节

怒杀劣绅凶颃,少林小子从军

年,许世友随师父林子金前往麻城一带传授拳术。回到故乡,因多年未见爹娘,便向师父请求回家探望二老。征求师父同意后,他星夜奔往家乡。恰在许世友到家的这天早晨,许世友的堂兄赶着两头老黄牛到山坡上吃草。一不小心,一头牛踩坏了地主家棉田里的十多株棉花苗。不料,被地主儿子看见了,他不由分说,冲上前去,揪住许家堂兄的头发,挥拳就打。许世友正好打这里路过,忙跑上前去,对地主儿子好言相劝:“牛踩了你家的棉花苗,我们赔,你打人就不对!”“三伢子,你爹给我家种过田,你娘给我家洗过衣,都没有还清债,你个秃叫驴能赔得起吗?!”地主儿子仗着有钱有势,又会几下拳脚,对许世友破口大骂:“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你这个秃驴,俺让你家断子绝孙!”他边骂边向许世友扑过来,一拳打在许世友的鼻子上。霎时,许世友的鼻子口里全是血。许世友又恼又怒,挥拳还击,只三拳两脚便将地主儿子打翻在地。一看地主儿子当场断气,许世友连家也不敢回,找到师父诉说了详情。师父深深叹了一口气,说:“你惹下命案,寺内岂能容你!从此,俺没有你这个弟子!”随即掏出八块大洋给了许世友,要他连夜逃命。许世友一路狂奔,最后决定投奔一位曾在少林寺学过武功的王师兄家里避祸。王师兄人很仗义,热情地接待了许世友。转眼到了大年初一,王师兄家是个大户,逢年必开赌场。可到初四那天,开赌场的风声传到了外村,两个盗贼眼红了,他俩带领一帮劫匪冲进赌场,欲抢钱财。王师兄带领赌徒与盗贼对打起来,可他们不是盗贼的对手。许世友挺身而出,扑向领头的盗贼,挥动钢叉似的手,一掌打在盗贼头子的胸部,这家伙大喊一声,当场毙命。许世友一看,又伤一命,心里有些怕,对师兄说:“闹出了人命。给你招来麻烦,请师兄多包涵!我不能久留,告辞了!”走投无路之下,许世友心想:不如去当兵,或许能有个活路。一打听,吴佩孚的部队正在洛阳招收童子军,他高兴极了,从麻城走到信阳,又走到洛阳,参加了童子军。许世友被分配到1连2排当了一名下士兵。2排有个老兵,性格暴躁,爱打架骂人,许世友从心眼里讨厌这个兵痞。一天,轮到许世友和这个老兵一起值日。早晨刚起床,老兵就命令:“新兵蛋子,限你半个小时打扫完屋内屋外,叠好全排的毯子,倒掉痰盂。”许世友忙前忙后,半个小时还没有完工。这时,老兵闲溜回来了。他张口就骂:“你这个狗日的干啥去了?为什么还没有干完?我日你的老祖宗!”许世友极为气愤,回骂道:“我在干活,你去溜达。你要日人,就先日你祖宗吧!”老兵暴跳如雷,吼道:“你还敢骂俺!”他左右开弓,连扇了许世友6个耳光。许世友气上加恨,使劲踢了个“五花飞脚”,一下子踢到这个老兵的要命穴位处,这家伙便倒在地上,呜呼哀哉了!连长一见许世友打死老兵,就带领士兵把他团团围住,下令说:“快把这个杀人犯捆绑起来,送往团部,以军法严厉惩处!”好在许世友有个在步兵团2营当营长的舅父,他向团长说了情,才免了许世友一死。此后,他凭借一身武功,将功折罪,三年内终于当上了北洋军阀部队的排长。

你“在看”我吗?

云峰诗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honghr.com/lyyj/120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