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 旅游游记 >> 历代少林高僧简介
高僧是佛教特有的称谓,是指对德行高的僧人的尊称。与“名僧”相对而言。南朝梁慧皎首创《高僧传》,其《序录》认为,僧“若实行潜光,则高而不名;寡德适时,则名而不高。”所撰僧传,专取前者,按德业分为十类:一译经,二义解,三神导,四习禅,五明律,六遗身,七诵经,八兴福,九经师,十唱导。在每一个方面做出成就或突出者皆为“高僧”。以后历代《高僧传》皆遵此例。少林寺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很多与少林寺息息相关为高僧,他们在寺院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都发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跋陀,天竺(印度)僧人。北魏孝文帝时来中国传播佛教,深得敬重。北魏迁都洛阳,孝文帝在洛阳为他建造寺院。跋陀性喜幽静,公元年孝文帝又在嵩岳少室山下为他建造寺院。这座寺院即现在的少林寺,跋陀是为少林寺的创立者和第一位住持。他在寺内翻经台翻译了《华严》、《涅盘》、《维摩》、《十地》等经,并度化了慧光、僧稠等人。
菩提达摩,意译为觉法。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始祖。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意思是禅是脱离文字的,语言和文字只是描述万事万物的代号而已。这也是为什么六祖慧能大字不认识一个,但是却通晓佛经的原因,只要明心见性,了解自己的心性,就可以成佛。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
东林志隆,金末曹洞宗高僧。拜邢台净土寺主持万松行秀为师,为其主要弟子之一,金贞佑三年()至元光元年()任少林寺住持。东林志隆是曹洞宗禅师住持少林寺祖庭第一人,其后东林志隆的师弟们以及曹洞宗其它高僧接连住持少林寺。东林志隆之后,在万松行秀的安排下,木庵性英、乳峰德仁、雪庭福裕、复庵圆照等相继住持少林寺,尤其是雪庭福裕对少林寺的振兴有过重大贡献,被誉为少林“中兴之祖”。从此曹洞宗在少林寺绵延不断,一直延续到现在。
雪庭福裕住持少林寺约六年之久。福裕至少林寺后,鼎力大举谋划,兴扑起废,训徒讲法,将少林寺恢复到金代的范围。他还重整少林寺的下院永庆寺,恢复白马寺,因缘会合,倾动一时。更是创立七十字辈传承系统,将少林寺改为子孙寺院。雪庭福裕的法脉此后一直传续至今。
教亨(~),金代僧。济州任城(山东济宁)人,俗姓王,字虚明。七岁,依济州崇觉院圆和尚出家,十三岁受具足戒,十五岁游方,参谒郑州普照寺宝公得悟。历住嵩山戒坛、韶山云门、郑州普照、林溪大觉、嵩山法王等五大刹。尝应金丞相夹谷清臣之请,住中都潭柘寺,又承朝旨,驻锡燕京庆寿寺。而后应知河南府公石抹仲温之请,迁少林寺,法席大盛。金宣宗兴定三年示寂,世寿七十。
法如(~),唐代北宗僧。上党(山西长治)人,俗姓王。幼年师事青布明(惠明)于阳澧(湖南澧县)。十九岁出家,于蕲州黄梅县双峰山随侍五祖弘忍达十六年,并嗣其法。咸亨五年()弘忍示寂后,北游嵩山少林寺,居止三年,以其谦冲卑恭,而不为人知。垂拱二年(),于少林寺开法讲说。永昌元年示寂,世寿五十二。
行正大师(~),俗姓李,名太宝,字愿安,法名行正,年8月出生于河南省登封县城关镇刘庄村。少林寺第29代方丈。少林现任方丈释永信、第一画僧释永丹的师傅,他是少林寺自清朝初年方丈制度中断三百多年后的第一位方丈,为少林文化、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和少林古迹保护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还有周参、月舟、小山、正道、海宽等,都对少林寺的兴盛及少林文化、少林功夫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当之无愧的高僧。
白癜风医院南昌哪家好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