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纪元前后,印度佛教开始从印度传入中国,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到如今,中国佛教发展已经非常广,全国各地也都或多或少的布有寺庙。不过要说起中国的佛教,中国的寺庙,那就不得不提少林寺。中国的少林寺也不少,这儿说的少林寺,是河南嵩山的那个少林寺。嵩山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和中国功夫的发源地之一,即使在当代影响也十分大,而说到当代少林寺的影响。就要说到三个人,这三个人分别是郝释斋、释行正、释永信,释永信带着少林寺走向商业化扩大名声影响。释行正在乱世之中力保少林寺免遭破坏,又想尽办法,令僧众度过了灾荒之年。郝释斋则有些特殊,他不是少林寺人,可他对少林佛学与武学的领悟远超许多人。相较释行正和释永信,郝释斋低调也不低调,今天便来说说“少林活拳谱”郝释斋的故事。首先说说少林活拳谱这个外号,郝释斋有这个外号,完全是因着会的少林功夫最多。他的记忆力非常好,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这才有了这个外号。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郝释斋便利用午夜时间,在自家厢房内对着拳谱苦心研究少林拳法。初始没有任何老师,完全是自修少林功夫,后来释行正勉强算是他的师傅。释行正是一个终身弘扬佛法,具有菩萨心肠的文和尚,所以郝释斋从他那儿学到的单是佛法、善良而已。其实不光是从释行正哪儿,郝释斋自小便有悬壶救世的心肠,自愿在医学上苦下功夫。与他名义上的入门师傅释行正可谓是一模一样,一生救人无数,见不得他人的受苦。只要他遇见的受苦之人,必然竭尽全力带他走出苦海,为人看病从来不收分文诊费。郝释斋只希望病人能得到更好的治疗,年之前还只是看病,这之后才开始断断续续卖药。菩萨心肠有了十足十,释行正也传递了他佛法,这方面研究日益深厚。武还是得靠自己,青年时期的郝释斋非常忙,又要参禅拜佛又要帮着父母耕种田地。还抽出时间学武,或许是他比较有天分,或许是他更刻苦专心。久练之下,郝释斋年纪轻轻就成为了一位万人敬仰的少林武术宗师,有着一身的好功夫。从这里便能知道说释永信不懂武功其实不对,因为释永信的师傅正是郝释斋,两人关系匪浅。释永信十八岁那年在少林寺一家小饭店打杂,当地治安主任带着他去见释行正,当时的释行正双目失明。便将释永信转交给了郝释斋,郝释斋对释永信视若亲生,将一生武艺倾囊相授。因为郝释斋是俗家弟子,他跟释永信的关系也就有些复杂,寺院里是师兄弟寺院外是师徒。而释永信也不负他所望,达摩杖练得好,软功也十分了得。有人曾质疑释永信不会功夫,郝释斋还亲自出来辟谣:有我郝释斋在,谁敢说释永信不会少林功夫?后来又解释,世人不清楚释永信身怀绝技,大抵是因着练功方法。少林武功是秘诀,传授的时候是决不许有第三个人在场的,郝释斋传授释永信
少林武功大多是在夜间无人时。总而言之,释永信是郝释斋十分得意的弟子,说他不会武功那是不可能的。除此之外,郝释斋还有其他几个比较有名的弟子,担任全国五所寺院方丈的释延佛是他弟子。少林寺初祖庵主持释永梅也是他弟子,释永梅、释永贞姐妹当初刚来的时候,初祖庵破烂得无法住人。是郝释斋收她们在家中居住,并开始精心指导她们苦练少林功夫,释永梅终成一代少林大师。得过三次全国乡村优秀医生称号的郭光俊、平顶山卫校校长梅国建也都是他的徒弟,可以说当代武林。郝释斋代表的是少林佛学、禅学、医学、武学的最高成就,他的精神也被这一代的少林人学习着,遗憾的是七年前郝释斋在回登封路上突遇车祸。不幸溘然长逝,这位人品高尚、武艺精湛的少林宗师,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uzhonghr.com/slhj/15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