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 少林武功 >> 朋友们112岁
年初开始看《请回答》,今天看完了最后一集,德善回到,和大家一起看《英雄本色》,各自妈妈喊回家吃饭,电视剧完。
关掉手机,俺也想说说想回到的那段时光。
年,我们家搬到了一个小镇上,住在镇卫生院对面的一栋楼里,往后的几年,美莹一家,亚绮一家,许扬一家也陆续搬到了这栋楼。我们差不多年纪,刚好都在同一个班。
美莹长得高高的,憨头憨脑;亚绮很像她妈妈,瘦得骨感,写字很好看,笑起来也很好看,后来是班上的纪律委员;许扬那时候是真的美貌,白白净净,像他妈妈,班主任看他长得好,还让他当了班长;我最矮小,是那一片最野的姑娘,经常到处乱跑。
我们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吐槽数学老师,一起聚在许扬家看电视,看《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看有《求佛》和《年的第一场雪》的碟片······夏天一起去河里游泳,一起吃冰棍,一起放风筝,一起玩弹弓······
美莹和我家在二楼,许扬、亚绮家在一楼,在许扬家看电视看到饭点的时候,各自的妈也会喊人,第一集看到正焕妈妈喊人的时候,就感觉过于真实。
做饭的时候,各家少点什么,就派小孩串门去借,我记得有次美莹被指派来我们家借胡椒粉,因为弄不清胡椒粉怎么说,被笑了好久。
美莹背不会九九乘法表,但她的口头禅是管它三七二十一,有一天,一个大人故意问她三七是多少,美莹说了好几个数字都没对,恼火起来:管它三七二十一,我不说了!
亚绮喜欢玩饭粒,经常看见她用拇指和食指揉搓着一颗饭粒。我看她玩得这么起劲,我也偷偷试过搓饭粒,没有领悟到搓饭粒的妙处,遂放弃了这个爱好。
许扬那时候长得太可以了,我们学校每年会组一只舞蹈队去市里参赛,许扬和另外一个女生是主要角色,另外那个女生是高年级的,我们班主任管她叫校花。许扬在学校还有一些绯闻,男生会开他玩笑。
有时候我父母都不在家,他们不给我钱,怕我转头去买零食,就把我寄在某一家吃饭。
偶尔听见妈妈们聚在一起聊小孩,我妈说我有腿肚子,以后怕是长不高,这时候一定会有一个人安慰她:萍萍现在还小,女孩子本来就长得慢,再大一点就开始抽条啦,你看谁家某某某,以前和萍萍差不多,你看现在长得多高。
我在旁边偷偷听了她们的话,我信了。
我妈为了让我长高,不光逼我吃饭,还逼我吃各种偏方药,红色树根煮汤,石榴皮煮汤,我不认识的什么东西煮汤······这些东西无一例外的苦,尤其石榴皮,又苦又涩。
现在这个情况也显而易见,我妈的偏方是真的不管用,他们的妈是真的在骗人。
期中考期末考结束后,是妈妈们聚众表演的时候。考的好的会装作不经意间问别的家长,你家孩子考试考的咋样啊?再无比自然地把自己孩子的成绩轻描淡写地带出来,其他家长再顺势发射一波彩虹屁,这个事儿吧,流程就是这么个流程。
一般情况下,我妈不敢轻易吭声,因为我考的不好,我要忙别的事啊,哪儿有时间写作业。
每天放学后我要忙着去乡政府,乡政府的家属楼就在我们这栋的隔壁,从正门走太远,翻墙就很快。
学习委员住在乡政府的家属楼里,所以我经常翻墙去隔壁,和学习委员一起看星空卫视播的《东京猫猫》,看完有时候还和学习委员打一打羽毛球。
学习委员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好,性格文静,长得也白白净净,甚至名字里都带个“静”字。
在没有《东京猫猫》看的日子里,我还要忙着去找我最喜欢的朋友阿婷。阿婷也是同班同学,她有趣,懂的还多,和她一起玩特别开心。她家附近有几棵很高,又很好爬的树,我和她一起爬树,编故事。
我记得我们编过一个学霸和尚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班主任总是找小和尚麻烦,骂小和尚成绩不好,小和尚和班主任打赌,他下次考试会考满分,班主任不信,说小和尚要是能考满分,就给他20块钱。下次考试完了之后,班主任先批改的小和尚的试卷,发现一个都没错,字还写得很好看,没有哪里可以借机扣分,她就故意把小和尚的一个答案改成错的,让小和尚考了98分。
为什么人设是个小和尚?这和大家都看过的电影《笑林小子》有关,释小龙在电影里是个厉害的小和尚,我们一致觉得和尚应该都很厉害,和尚考试应该也很厉害。
还有很多很多,记得的,不记得的,回想~年那部分时光,是会带上《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那种暖暖的颜色的。
我在11岁的时候离开了那里,很多小伙伴到现在也没再见过,我对他们的印象就一直停留在他们11、2岁的样子。
不过,许扬同学除外,许扬上高中那会儿,我见过他妈妈一次,他妈妈热情地把相册拿出来给我看,万万没有想到,许扬长得像他爸爸了。
狮子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