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少林一指禅医疗点穴术

发布时间:2021-11-17 15:06:14   点击数:
北京治疗青春痘医院 http://m.39.net/pf/a_8736666.html

少林一指禅医疗点穴术

流行于民间的治疗方法中最有特色的就是以武术点穴为依托的少林医学点穴疗法,它是在祖国医学子午流注、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的穴道和刺激的部位,与人体经脉、穴位有着密切的联系。

点穴疗法就是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与刺激线上,恰如其分地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法,使气与力的作用深透于患者体内,以激发经络气血,从而达到行气活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点穴疗法是一种穴位刺激,这些穴位可能对身体上的某种系统或组织器官有较特殊的敏感性或具有化学感受器。点穴疗法的刺激作用,通过大脑皮层而改变人体的机能状态,调整植物神经的失调,改善营养神经的作用,从而消除所属肌群的紧张及痉挛状态。点穴对神经的良好刺激也可能通过体液调节因素而影响体内化学过程和酶系统的活动,调整组织细胞的代谢过程,改善体液循环,促进受伤部位的营养供给。

近代人体医学——生物钟的研究与中医学子午流注学说的原理有相符之处,因此,运用点穴疗伤的特异功效及原理,有可能与作用人体某个隐性存在的生理调节系统有关,其机理目前尚未明了,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医疗点穴与武术家的技击治伤经验密切相关。武术家在长期的练功过程中,内气的运行感觉指导着点穴术的医疗实践,进一步结合经络气血理论逐渐发展起来,所以除了应用常规经穴与奇穴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穴位与线路。异远真人、江考卿、赵廷海运用经络学说中子午流注进行辨证论治,根据血头行走的规律,在某时受伤后其血头运行受阻而闭气,在治疗时则应运用指功点其相连的时辰穴道,如子时心窝穴受伤,则点丑时的泉井穴,使气血流通。

近现代许多推拿流派都是在少林伤科学派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例如:

一指禅推拿流派历史悠久,目前虽无确凿的证据证实起于何时,但提示佛家对一指禅推拿流派深远的影响。该学派以一指禅推法为主要手法,强调手法以柔和为贵,柔中带刚,刚柔相济,遵循“推穴道、走经络”的操作原则;特别注重功法训练,不仅要求刻苦练习各种手法,达到“持久、柔和、有力、均匀”,使功力深透于内,还要求学者锻炼易筋经外壮功和苦练指力的基本功,以求得强壮的体魄、强劲的指力。

内功推拿流传于我国北方,是在锻炼少林内功以强身健体和武术锻炼之后整复活动的基础上,再加上对内外伤的治疗经验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确切起源目前亦不可考。该学派强调患者在结合治疗的同时练习少林内功的有关功式,并结合推拿手法达到扶正祛邪的作用。以作用面积大和温通疏导经络作用较强的平推法为主要代表手法,其特点在于温热深透,手法刚劲有力,刚柔相济,操作快速,连贯有序。

少林医疗点穴功是在少林技击点穴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运用中医四诊、八纲来辨别病因、病位等,循经取穴、依证取穴、病变部位取穴及子午流注取穴,结合点穴手法如补法、泻法、聚法、疏法来治疗患者的疾病,目的是治病救人、康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具体医疗点穴术手法

少林寺僧根据祖国医学的“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清之”的医疗原则,创造出用点穴治病的有效手法,即点摸、点打、点揉和点划四种手法,这是少林伤科医家长期艰苦实践的宝贵经验,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医家应当在临床实践中加以验证。

少林伤科中的解穴,是根据人体的生理规律和所受伤的部位,用不同的手法,使受伤者的身体由表及里开通血道,扫除闭塞,解除被点击后所造成的机能失常现象,使受伤者从痛苦和危险中解除出来,从而达到救死扶伤的目的。

解穴手法一般分为气功点解和按摩解穴两种。点穴术中“闭穴过火”,指被闭塞之穴道经解开之后,人体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由于穴位经络塞闭时间长久之缘故,气血离它本来应该到达的部位(经络)太远,因此影响其每天固定的时辰运行,这样,难免对身体各个部位有所损害。

所以,在用一系列手法解开被闭之穴道后,还必须取用一些药物,调和人体气血及时到达某部,不致有损伤之患。解穴时施术者要辨别哪个穴位被点打,哪条经络受阻,哪个脏腑受损,然后,随着经络的顺逆方向运用补、泻和疏法进行按摩救治,必要时还可增加药物治疗,使被点穴者恢复正常功能。

对少林一指禅医疗点穴的体会

少林一指禅医疗点穴与普通推拿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

首先,强调术者以自身练就的充沛浑厚“内劲”为原动力,在患者的经络穴位上施以点、按、揉、抖、颤、击、打等手法。治疗时,患者能感到一股强大的内功劲力直达体内深层,且时间持久,而表皮肌肤几乎感觉不到任何疼痛。施术者全身自然舒松,手法如行云流水般连绵、沉稳,所用劲力是上乘武功中“绵里裹铁”“柔中寓刚”的松沉之内劲,而这种劲力的运用只有在全身各处关节肌肉充分松开之后才能使劲力顺畅(即武术家所谓的“肌松力绷),所以从表面上看起来施术者显得轻松自然,毫不费力,但患者会感到一种浑厚绵长的力量作用于身体内部。

其次,点穴时非常注重“意念”的动作,当术者的手抚触患者身体某部位时,意念早已直透该部位对面甚至更远,从而在大脑意识的支配下使意、气、力三者紧密结合,产生很强的“穿透劲”,这和练习少林功夫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内外三合的原理颇为相似。而普通推拿除了要求施术者集中精神,调匀呼吸外,对“意念”大多不作要求(武功实践证明,“意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强化力量),这也是普通推拿无法产生强大“穿透劲”的主要原因之一。

少林医疗点术中穴“内劲”的获得,主要是通过武术桩功和内劲收放训练得到的,如果仅仅得到“内劲”而不能将其灵活驾驭运用,也是无法以自身的功力替人治病的。这就又牵涉到另一个问题——“内劲”的运用。

一般来说,习练功夫有素者能够随心所欲地掌握“内劲”的收放吞吐,但对一个刚从站桩中获得“内劲”者来说,“发力”在推拿治病中大有用处。人体的一些深层病变,采用一般手法时劲力往往达不到病灶,而运用传统武功的发力法在其病灶对应的表皮猝然发出一股螺旋性的“穿透力”,在患者表皮不觉疼痛下就会使病灶受到“内劲”的强烈冲击而起到“攻坚散块,祛瘀疏阻”的作用。

另外在点打有些位于肌肉深层的穴位(如“环跳穴”“殷门穴”“承扶穴”等)时,武功推拿往往都要借助短距离内的瞬间弹抖爆发力来避免患者表皮肌肤的疼痛,而使穴位深层受到强烈刺激。

总之,在进行手法治疗时,施术者的精神意念要随着手法的意图而动,这是获得功力的最简单的方法;欲使之不断增强就应加强气功方面的修养,同时在手法中要有使力透过患者肌体的意念。在用力上可加大,但并非一味地施力,应重在于意。这样才能力大而患者“不知其苦”。技法上功力的表现是指在动作中体现出适当的爆发力、寸劲等形式。

新伤或浅表部位损伤,要用大而缓的方法,即手法面积要较原伤处大而动作要缓,意念也要随着动作向人体缓缓进入,使患者感到有一种厚重,似浅似轻而非浮的体会;对于旧伤及深部损伤,对穴位的点压要重而有序,这里的重是一种力大的形式,它需要用力,但这是以意导力之力,循经而动,循伤而动。

综上所述,功力是少林医疗点穴术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与疗效密切相关。但功力本身究竟是哪些物质的综合表现,尚待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honghr.com/slwg/122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