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渔洋历史故事少林寺俗家弟子高玉治

发布时间:2021-3-31 3:56:53   点击数:
少林寺俗家弟子高玉治高清瑞高玉治,字佩然,约生于清朝道光十五年(年),死于宣统元年(年),河南省安阳县渔洋村人。一生曾两次上登封少林寺习学武术,练就一身好功夫。刀枪棍棒,长拳短打,无一不精,是少林寺较为得意的俗家弟子之一。高玉治毕生致力于中华武术的发扬光大。平时扶善惩恶,行侠仗义。近百年来,在河南河北两省交界,漳河两岸的广大地区,特别是渔洋村民之中留下了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佳话。

少林寺(网络图片)

少年从武,一上少林寺高玉治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民家庭,从小就爱使枪弄棒,踢踢打打。父母见他酷爱武术,把正在盛开的棉花地卖了十亩,送他上嵩山少林寺学习武术。高玉治亲眼看到父母为成全自己的一片苦心,决心不辜负父母的希望,拼命也要练出一身硬功夫。学习一开始,高玉治问他的师傅:“师傅,我学什么?”师傅把他领到一大锅水跟前说:“你每天就站在这儿用手拍水”。高玉治心想这水有什么拍头,不过既然师傅叫拍,那就拍吧。于是每天站在锅前拍水。开始拍水,水平平稳稳的;拍了几个月,一掌下去,就能把水拍得上下波动。逐月拍下去,掌的力量越来越大,拍在水上,上下波动的幅度也越来越大。一年过去了,第二年一开始,高玉治问师傅:“师傅,今年我学什么?”师傅象没有思考一样回答:“还拍水”。“什么?还拍水呀!”高玉治一听火了,一掌拍在水上,水“哗”地一声四面开花,低头再看,锅里没水了,一锅水被高玉治一掌全部拍出锅外。大水缸大闹彭城,痛打“压塌天”高玉治在少林寺苦学了三年武功,以优异成绩期满回村。农活间隙,就把本村喜爱武术的青少年组织在一起,练习武艺,并取名为“渔洋镇社火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渔洋村有相当一部分青年武功都十分出色。大约在咸丰十年左右,高玉治带高明山、韩加树、韩四只等八名社火班的青年到河北彭城,用木制独轮手推车运送煤炭。上午到彭城的街里吃饭休息,忽然听到饭馆门前有吵闹声和哭声。高玉治等人出门一看,见一个穿着华服的青年,正嘻嘻笑着站在一个卖梨老人的跟前。看脚下,老人的梨筐已翻倒,梨滚了一地,一群人正乱糟糟地抢梨。卖梨老人哭叫着,指着那个富贵的青年向众人诉说:“这个没良心的,吃了我的梨不给钱,还把我的梨筐一脚踢翻了。我家就指望卖梨活命啊!”高玉治走上前:“哎!老大爷,你这筐梨值多少钱?老大爷估算了钱数,高玉治立即走到那个富贵青年跟前,一把揪住他的胳膊,愤怒地说:“把这筐梨钱给这位大爷”。那家伙怪声怪气地说:“你小子是从那块葱地来的,你管得了你大爷的闲事?”高玉治使劲把他的胳膊翻转到背后,大声问:“你小子给不给”?说着一使劲,疼得那小子呀呀怪叫:“给,给,钱在腰袋里。”高玉治一手拧着他的胳膊,一手从腰中取下那小子的钱袋,如数给了卖梨老人的梨钱,余下的钱又给那小子塞到腰中。随即教训他说:“你欺负一个老人,算什么人物,今后再干这缺德事儿,可别撞到我的手底下,滚吧!”那家伙没有跑出去十来步远,回头站住,对高玉治说:“你小子有种等着,一会儿咱们再见高低。”高玉治微微一笑说:“那好吧,我在这个饭馆等着,你什么时候来,我什么时候奉陪。”直到那家伙跑远了,周围才有人对高玉治说:“好汉,你闯祸了,这家伙外号叫“压塌天”,是彭城有名的一霸,没人敢惹。”高玉治笑着说:“今天咱爷儿们就惹一惹他,看他是不是比别人多长了一个头。”回头进了饭馆,立即吩咐其余七个人,在院子里摆了酒菜,八个人边吃酒,边等候。果然不多一会儿,“压塌天”带了十几名打手,呼喊着闯进饭馆,高玉治一声大喝:“动手”!八个人同时打翻酒桌,呵喳数声拆下八条桌腿,每人一根从院内打将出来。高玉治几下子,就把“圧塌天”打翻在地,爬不起来。来的十几名打手们也被打得呼爹唤娘,鬼哭狼嚎。八个人一路打出彭城大街,当天赶回渔洋。高玉治痛快淋漓地教训了“压塌天”,彭城百姓无不拍手称快。高玉治的威名也随之传遍河南、河北两省数府县。前来投师学艺的人络绎不绝。渔洋社火班越办越红火。直到现在漳河沿岸习武之人还称高玉治是他们的“师祖”。

白莲教

观台打擂,义服“白莲教”咸丰年间,“白莲教”起义虽然被清政府镇压下去了,但是在漳河以北一带,仍然有一些白莲教徒隐蔽活动,发展教徒,扩充力量,寻机东山再起。他们听说高玉治武艺高强,又侠肝义胆,十分敬慕,多次派人前往渔洋请高玉治一同成就反清大业。高玉治对清廷投降卖国,政治腐败也心存不满,怎耐父母年迈,又有社火班拖累,脱身不得,只好婉言谢绝。白莲教的部分教徒误认为高玉治这是艺高架子大,其中几名有些功夫的,甚至提出要和高玉治交手见高低。于是他们在两省交界的观台镇高搭擂台,一名叫冯至的白莲教徒一连几天打败多名对手,公开提出要和高玉治比武,并说:“高玉治如果不来,就不是好汉。”自从观台设擂,高玉治就每天派人打探消息,听说指名要他打擂,便带了几名徒弟前往观台,直接走上擂台,找到冯至说:“你不是要找高玉治比武吗?我就是。”说罢两个人走上擂台,冯至果然身手不凡,斗了几十个回合,没分出输赢。最后冯至竟一个“霸王举鼎”双手把高玉治举过头顶,哈哈大笑说:“高玉治,你也不过徒有虚名而已,今天我把你摔下擂台,你有何话可说。”高玉治在上面微微一笑说:“那你就摔吧!”说罢,迅速往下伸手抓住冯至的手腕,只听冯至“哎呀”一声瘫坐在地。与此同时,高玉治从半空中一个鲤鱼打挺,稳稳地站在擂台上,台下观众掌声雷动。只见高玉治走到冯至跟前,给他治腕伤。冯至感动得跪在地上,向高玉治陪情道歉,并拜高玉治为名誉师傅。从此以后,高玉治和河北白莲教徒来往密切,成为交心的朋友。

少林棍

老年失手,二上少林寺高玉治一生把全部心血倾注在他的社火班上,武徒挑李遍布漳河南北,其中最为得意的要数河北省靳小庄靳老九了。靳老九在学艺期间不但勤奋刻苦,而且对高玉治尊重如父,使高玉治十分喜爱,把全部武功,毫无保留地倾囊传授给他。高玉治后来年老无事,想到去徒弟靳老九家走走,不想靳老九一反常态,对高玉治十分冷淡。茶饭未备,却笑着说:“师傅,难得您老人家到寒舍走走,和徒弟交交手,看徒弟的功夫有没有长进行吗?”高玉治明知将自己全身武艺都已传授给他,而且自己已经年老,他却正值年轻,满腹悲愤,二话没说,扭头就走了。高玉治回家以后,把所剩的土地,全部典卖,历尽千辛万苦,二次来到少林寺投师学艺。老方丈见他满头苍发,来寺学艺,猜出必有隐情,高玉治才把徒弟辱师一事讲出。棍房武僧把高玉治拉到寺外,递给一根白腊棍,让他和自己走上几招。没想到高玉治刚低头拿棍,武僧已挑棍在手,一棍就把他戳倒在地,如此干脆,把高玉治惊得目瞪口呆。武僧笑着说:“回去吧,你不会再在徒弟面前失手了。”说罢,回身关上寺门走了。高玉治沉思片刻,忽然醒悟。立即回家,苦练挑棍一招,然后又到靳老九家,靳老九已知师傅重上少林一事。这次分外热情,茶饭相待。高玉治却把茶饭往一边一推,冷冷地说:“老九,过过招吧!”靳老九十分尴尬地笑着说:“师傅,不必了吧!”高玉治二话没说,拿了两根白腊棍。扔到靳老九脚下一根,自己放到脚下一根。随即大喝一声“开始”!那边低头拿棍,这边已挑棍在手,一棍把靳老九戳倒在地。高玉治气愤地把棍扔在地上,转身拂袖而去。靳老九满面羞愧,第二天带着重礼亲自登门向师傅谢罪。后来靳老九也教了不少武徒,他牢记自己辱师的教训,不敢让徒弟称自己是师傅,总是说,咱们的师傅是渔洋的高玉治。高玉治一生清苦,在穷困中善终,享年七十四岁。他没有给子孙后代留下富裕的财产,却留下了使他们世世代代引为骄傲的美名。注:《高玉治》这一资料是我六年来先后向高玉治的曾孙高俊明(现年七十五岁)、五世孙高振学(现年三十岁,渔洋村委副主任)、曾参加过高玉治徒孙社火班学习的韩锦富(现年七十五岁)、韩锦福(八六年病故,享年七十九岁)、龙怀德(现年八十六岁)、周加俊(现年八十五岁)等采访征集,整理而成。(原载年4月《安阳县文史资料》第一辑)文章来源:龙振山《守望渔洋古村》图片来自网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honghr.com/lswh/1134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