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 历史文化 >> 民警随笔守护报警服务台程
“叮铃铃……”
“喂,您好!这里是登封,我是13号接警员,请讲”
“这里有人闹事”
“请问位置在哪里?”
……
“好的,我马上派警过去,请保持手机畅通。”
这里就是我工作的地方,一个用电话连线人民群众、用电话守护一方平安的战场——登封市公安局报警服务台。
年,我从警校毕业后进入登封市公安局报警服务台,从事一名接警员的工作。这一干就是十几个年头,日复一日地重复的同样的工作,却有着不同样的心情。在我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这是一份不普通的工作,我和我的战友们用一条条平凡的线路守护着登封60万人民的平安与和谐,六十万老百姓的身后有我们一个个接警员在默默地付出,我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
登封是一个武术之乡、旅游名城,外来人口众多,我们戏称每年的节假日是我们的“灾难日”。报警求助线路繁忙,我们顾不上吃饭、顾不上去厕所,甚至喝口水的功夫就有可能错过了一个求助电话。记得上班第一年的十一假期,前辈们提前一周就给我打预防针,十一会很忙,我们要时刻做好准备。果不其然,那一年的十一黄金周,我们的一份午饭从中午断断续续吃到了下午,喝水、去厕所的时间都显得尤为珍贵。“喂,,少林寺堵车了”、“吗?我们的小孩子在景区走失了”、“这里发生交通事故了”……诸如此类的警情,让我们应接不暇。一天下来,浑身累的像散架了一样,但是我们痛并快乐着,因为有序的接派警,给我们整个登封公安节日安保提供一个有力的支撑,也给登封的平安守护做出我们的贡献。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在报警服务台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热情、耐心是我们一直拥有的基调。面对社会各个阶层的报警群众,我们始终把握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使命,把守护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作为我们不变的追求。某天晚上,我们接到群众报警称自己患有老年痴呆的父亲走失几天了,生死不明,需要帮忙查找。接警员一边安抚报警人的焦急情绪,一边耐心细致的询问走失人员的基本信息。将信息录入走失人员信息库做好备案,同时指令辖区派出所、监控中心、街面巡逻力量查找。两天后,另外值班的同志在接到群众报警称某地发现一名走失老人的警情后,高度警惕,立即输入人口信息系统进行比对,并及时三方通话联系之前走失老人的家属做进一步信息核实,至此,走失老人被家属带回。守护群众这条“生命线”并不容易,或许我们辛苦、忙碌,或许在工作中经历过委屈、失落,但最终是开心、满足的。
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头,新年伊始,疫情爆发。原本已经制定好的假期值班,随着单位一声令下,虽然已经全年无休,但是我们依然紧张、有序的开展起工作来。疫情期间,和其他的工作岗位不同,作为老百姓心目中的“守护神”,这个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老百姓慌的时候,我们不能慌。”这是我们领导常说的一句话。同志们都在想方设法地克服自己心理上的负担,因为肩上担子沉重。“喂,,这里有湖北牌照的车”、“,快来,小区门口有人要闯岗外出”、“,这里是**医院,刚才有一名发热病人找不到了”……接到每一个有关疫情的电话,我们的解释、派警都格外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哪句话说的不合适,引起报警人的心理恐慌。派警的同时,还要对报警人进行简单的心理疏导,告诉报警人不要慌,要相信我们的国家和政府,做好个人防护,减少外出,科学应对。在这场空前的疫情防控战中,我们登封始终秉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为疫情防控贡献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前,全国公安工作正处于改革创新之际,我们作为各级公安机关的龙头单位,在原有接处警指挥调度基础上,被赋予了更多的实战职能,成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隐形战场,是我们公安机关服务救助群众的一线窗口、是密切警民关系的桥梁。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接警员,我们更应该不忘初心,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来适应新形势下工作的发展与变化。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想信念、坚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而努力工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