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 历史文化 >> 人在旅途之大雄少林寺
大雄少林寺
少林寺,在我的心中一直是个很神圣的地方。这源于河南人内心深处的文化情结,一种浓浓的化解不开的文化情结。
了解少林寺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一部电影《少林寺》风靡全国,走向了世界,赚足了票房。有人说一部电影《少林寺》给一个民族注入了兴奋剂,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在当时全国上下热议少林寺这绝对是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香港电影业挺进大陆的胜利。我到现在还认为,《少林寺》是迄今为止,香港在大陆做得最成功的电影,主角李连杰后来成了国际影星,这都是《少林寺》的功劳。到现在还难忘“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的《少林寺》主题曲《牧羊曲》,充满诗情画意,让人顿生无限遐想。
对于少林寺,我心仪已久,一睹少林寺全貌却是在年。我查阅了资料,知道少林寺位于河南登封县城西北的中岳嵩山西麓,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年),北魏孝文帝为安置印度高僧跋陀而敕建,因坐落于嵩山少室山密林深处,故名“少林寺”,后因印度高僧菩提达摩一苇渡江来到嵩山,于五乳峰山洞面壁九年,创立禅宗,少林寺成了中国禅宗祖庭和少林功夫发祥地,故有“禅宗祖庭,武术胜地”之称。
今天我来到少林寺,圆了我多年的梦想。
穿过“天下第一名刹”的石牌坊,越过森森柏树林,向前走不远便是少林寺了。在一片参天古木的掩映中,少林寺巍然屹立,正门匾额“少林寺”据说是千古一代帝王康熙皇帝的手书。寺庙本应该是清静之地,也许是黄金周的缘故,这里已经很难清净了。如织的人流熙来攘往,到处是喧嚣,到处在叫卖旅游小商品,到处充斥着功利,这是与原本的少林寺格格不入的。想起当年电影《少林寺》中那句“尽形寿,不淫欲,汝今能持否?”的经典台词。
依次走进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方丈室、立雪亭、千佛殿,在每座大殿前边,每一次抬脚落脚,都是在一步步走进我们的祖先用智慧和灵感所凝成的珍贵的文化遗存。过了山门,是长长的甬道,上面雕刻有莲花的图案。导游说,当年释迦牟尼大佛出生后就会说话走路,相当神奇,他每走一步即生一朵莲花,共走了七步。于是七步莲花便寓意着幸福美满,导游建议我们每个人要在青石板莲花上连踩七步,日后就会步步高升。听此一言,大家便都喜笑颜开地踩了七步。甬道两旁古木参天,石碑林立。这些碑刻,有的是武僧绝学的记录,有前来参拜的朝廷大员的行记,有东西方佛学交流的记事,有武林侠士的题词,有国内外武术界的捐赠,也有现代名人留下的手迹。林林总总,高高低低,可谓贯穿古今,横跨中外,也成了一道文化味儿浓厚的风景。在莲花甬道尽头,一株有着多年树龄的古银杏树分外吸引眼球,三个人还合抱不过来,心里顿生一种强烈的震撼。如今这棵树枝繁叶茂,勃勃生机,我随手拍了好几张照片,真真感叹银杏树的魅力。
天王殿的外殿威严地站立着哼、哈二将像,内塑四大天王像,挺胸怒目,令人肃然起敬。大雄宝殿前东侧,高四层的钟楼巍然雄伟,实属国内罕见。据说少林寺钟楼,是先有钟,后有楼。钟楼外并竖两通石碑,为“太宗文皇帝御书碑”和“小山禅师行实碑”,为少林寺的镇寺之宝。其中“太宗文皇帝御制碑”俗称“李世民碑”,刻立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谕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战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亲笔草签的“世民”二字,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赐少林寺柏谷庄御书碑记”,记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是影片《少林寺》拍摄的主要历史依据,这也是少林寺得以名扬天下的依据。历代朝廷提倡“忠君爱国”,而少林寺救唐王无疑是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皇帝一福建白癜风医院银川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honghr.com/lswh/6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