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 旅游游记 >> 少林古拳谱汇编前言清风侠少林古本部分内
少林古拳谱汇编前言?清风侠
本次整理的拳谱,以少林拳谱为主,附加部分其他拳论。
少林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由拔陀大师开创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年),距今已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少林寺创立之初就有习武的风气。据记载,拔陀大师的两个弟子,慧光、僧稠都是武艺精湛的高手。后有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开创禅宗,使少林寺成为禅宗祖庭。由于僧人经常打坐参禅,坐禅久了身体疲倦,所以少林寺也就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养生功法。少林寺历代僧人曾多组织僧兵参与战争,总结擂台战术,使得少林寺武术非常实用。
在宋朝又有福居禅师邀请十八家武林高手切磋较技,在少林原有武术基础上,吸收百家之长并写了少林拳谱,少林短打。拳谱要求少林拳曲而非曲,直而非直。身以滚而起、手以滚而出、滚出滚入、周身粘滚。“七扭八圪了”。架子小巧,打人要在窝里寻,肘不离肋、手不离胸。拳打卧牛之地、不受场地约束。起为横、落者顺。展身起,束身落。起如举鼎,落如分砖。练功的时候用鼻子呼吸,不开口,因为口开气泄(同现在的表演不同),少林拳谱云:紧闭牙关口莫开,口开气泄力何来。须分存气常充腹,贯通筋骨壮形骸。练功结束可发声助威排除闷气。要求进步低、退步高、反身顾前后、侧身宜顾左右、收如伏猫捕鼠、纵如放箭、去俯仰之弊。要求:明三节、齐四梢、闭五行、六合如一、周身一家等特点。使得少林拳法非常实用和有相当的养生功效。
据少林寺内部流传下来的拳谱记载,少林功夫套路有套,现保存下来的有套动作设计和组合成的套路,都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的人体医学知识上,合乎人体的运动规律。动作和套路讲究动静结合、阴阳平衡、刚柔相济、神形兼备。少林功夫充分融入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有“禅武同源,禅拳归一”之说。僧众们借练功习武达到收心敛性、屏虑入定的目的。同时也可收到健身自卫、护寺护法的效果。因此禅武功夫也是现代人健康养生的典范。
一般来说少林武功传下来主要有3支,传到释德建禅师的是属于少林南园这一支,是遵循正宗传统少林禅武医的路子;其他分支多走上了竞技武术的路子,登封众多武校所练之武术多为竞技武术,大都为另外两支的传承。
少林弟子在承袭禅宗一派禅定打坐、开智生慧的同时,由于长期坐定,亦随之带来了一些身体器官的损害和病变,这就使得少林僧众在修禅坐定的同时,研习医理,对自我进行调护。再者,由于少林寺地处深山,蛇虫猛兽非常多,唐末五代以来,多有战乱,少林寺僧不断受到侵扰影响,且乡间地痞亦寻衅滋事,寺僧也会受到骚扰。于是习武强身、御敌护法势在必行,此间僧人难免会受损伤,治病救人、调息疗养之医术应运而生。所以少林寺在传统中医的基础上,根据历代高僧的经验,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少林医学。少林一带山清水秀,尽得采摘各味草药之便。在金代,少林寺成立了药局,施医舍药,救济贫苦百姓。
到了明朝,由“无言正道”宗师开创少林禅武医的修行法门,在无言正道主持少林寺期间,四众云集少林寺,使得少林寺文化达到了巅峰。
而到了清朝,由于清政府对少林文化的打压,不允许少林寺练武,清朝晚期,少林真正的传承人越来越少。在年军阀石友山夜间纵火烧少林寺,大火着数十天,殿宇、历史文献、佛学经典化为灰烬,少林寺遭受灭顶之灾。少林寺能够保存下来的拳谱微乎其微,有些是年以前少林僧人游方而留到民间的拳谱。所以能保存下来的少林拳谱就显得弥足珍贵。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且有相当高的研究价值。
我所汇总的少林拳谱,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德建禅师手录本《古传少林拳法摘录》。
二、禅武医法门以及德建禅师近些年弘扬少林传统文化,而留下来的一些宝贵资料。
三、从其他文献所汇总的一些少林拳要和套路谱。
四、汇总三部拳谱,包括:拳经的“曹本(王本)”、“良本”、“度本”、“戚本”
五、《少林棍法秘传》
六、《少林护山子门罗汉拳》
七、《少林拳术图说》
八、《少林拳术秘诀》
九、《少林拳珍诀秘要》
十、《少林秘诀》
十一、《少林绘像罗汉短打拳谱》
十二、少林俞派《剑经》
十三、《少林先天罗汉十八手》
十四、《少林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
十五、清代手抄拳谱《少林十八步总脉杀势》
十六、少林真本《秘诀手势》
十七、《少林棍法》
十八、《少林刀法》
十九、《少林枪法》
二十、《少林弩法》
二一、少林以外部份经典收录
───行勇
年1月10日
以下少林古本部分内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