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至美丨闽南红砖厝,藏在燕尾脊下的唐风宋韵

发布时间:2020-8-14 19:59:10   点击数:
北京治白癜风医院哪个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位于泉州市区的镇国东禅寺,俗称南少林寺

梁思成曾说,中国金石书画素得士大夫之重视,独是建筑,数千年来,完全在技工匠师之手,其艺术表现,大多数是不自觉的师承及演变之结果。

中国的传统建筑,“梁木结构”、“围合层次”、“飞翼屋顶”都极具中国风,而泉州,还有一种特别的古厝红,没经过艺术鉴赏训练的人,也能一眼辨别。

正在修缮的蔡氏古民居。

远望红砖古厝,最吸引眼球的,除了屋顶最佳形制的燕尾脊之外,便是红砖墙的立面,红彤彤似鲜艳的向日葵颜色。

近看,红砖墙面每每刻意组砌,贴面镶嵌成各种各样的图案,成为富于变化的砖砌艺术。

而诸多雕饰的运用,诸如砖雕、石雕、木雕、瓷雕,室内、室外均有别致的修饰,使得整座厝的艺术显得更美、更精彩。

在门楣窗楣,墙面转角,建筑立柱上,不仅有精细的雕刻团,其色彩的讲究也使红砖的美感得到完美的体现,展现了红砖建筑的独特内涵。

座座屋脊高翘,雕梁画栋,门前墙砖石浮雕,立体感强,窗梭镌花刻鸟,装饰巧妙华丽,门墙厅壁书画点缀,自有一番情趣。

古民居精美的雕饰,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成熟的雕塑艺术,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被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园”。

其中,南安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具有极高的建筑品位、艺术价值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是闽南红砖建筑的典型代表。

从建筑形式上来说,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既有浓郁的传统的闽南红砖民居特征,又兼具海外建筑风格,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蔡氏红砖厝建筑群,坐落于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由清朝菲律宾华侨蔡启昌、蔡资深父子斥巨资修建。其始建于清朝同治末年,至宣统三年完工,前后历时45年。

蔡氏红砖厝建筑群,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装饰手法多样,建筑群中的雕刻艺术手法精湛、线条流畅、构图完美,充分体现了泉州地区古建筑巧、美、秀、雅的风格。

蔡氏古民居的外部格局以四合院为中心,讲究中轴对称和空间高低大小的主次顺序,规模大的院落呈多进加护厝形式。

建筑群现存民居13座,总建筑用地面积多平方米,房间余间。蔡氏古民居建筑布局按年代分期建造,其基本建造顺序是由东部向西部而建。

这10座大厝座座相连、和谐统一,庞大的建筑群给人以规模宏大、雄伟壮观的感觉。

蔡氏红砖厝建筑群的房屋结构,均采用穿斗式木构架,硬山屋顶的屋脊线采用两头微微翘起的优美曲线造型。

屋顶清一色都采用燕尾脊,十分美观,给人带来一种腾飞直上的感觉。

燕尾脊是闽南红砖厝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华侨眼中,唐风宋韵犹存的燕尾脊民居,是其根脉之所系的精神家园,而燕尾脊也传递着一种美好的愿望和情愫。

闽系红砖建筑,在闽南以泉州为核心,主要分布于泉州、厦门、漳州等地,在台湾以金门最为集中。

闽南红砖厝,以三间张双落大厝为基本单元,大量使用红砖红瓦,广泛应用白色花岗岩做台基阶石,屋顶多为两端微翘的燕尾脊,壁、廊、脊等细部装饰十分精致,不仅外观独特,而且在装饰与色彩纹样等方,都与其他区域的建筑截然不同。

红砖厝具有按中轴线对称排列,多层次进深、前后左右有机衔接等特点。其间数取奇数,一般作三开间或五开间,进深有一进(一落)、二进、三进,乃至四进、五进。

大门左右各有一间下房,合称“下落”。“下落”之后为天井,天井两旁各有一间厢房(或称“崎头”)。

过了天井就是主屋正厝,中间是厅堂和后轩,它的左右各有前后房四间(俗称大房、后房),是住室和起居间,合称“上落”。“上落”的房间也有讲究,兄弟分家时,以东大房为尊,其余类推。

“光厅暗房”是泉州传统民居的特点。厅堂是祭祀祖先、神明和接待客人的地方,面向天井,宽敞明亮。

而卧室房门悬挂布帘或竹帘,房顶天窗很小,房内幽暗。有的大厝前面加门庭(俗称“大埕”),东西两侧和后轩外面加护厝。

护厝有单护厝、双护厝、环护厝之分,作卧室或杂物储藏间用,并且在门庭四周筑起围墙,成为一个封闭型规整独立的建筑群。

为了避免外人窥视院内活动,大门只有逢大事时才开启,入门处正中又置有木板壁或屏风,平时都由两侧边门进出。

闽南的红砖厝早期以官式大厝为主,在建筑造型上华丽古典、肃穆大方,其墙面的红砖镶嵌等建筑风格,与古罗马红砖建筑,和西亚阿拉伯建筑装饰极其相似。

后期红砖厝主要以洋楼为主,大多由衣锦还乡的归国华侨修建而成。

红砖厝在文化内涵上,既体现了与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相适应的封闭式主次尊卑尚礼气氛,又让人感受到海洋文化的影响。

红色是喜庆、吉祥、富贵的象征,是闽南人所崇尚的色彩。红砖不仅大量用于砌墙,而且广泛地用于铺设室内地板,形成室内室外无处不见“红”,无比温馨。

作家舒婷对她每天都要路过的两幢老宅,有非常生动传神的描摹:“红砖铺砌的天井里,桂香一树,兰花数盆,月季两三朵。檐前滴水青石,长年累月,几被岁月滴穿。”

近年来,南中国海附近地区风云激荡,西欧、南洋和中国等建筑文明相互碰撞、吸收和融合,丰富了各自的传统。

中国传统民居一片青砖灰瓦,如同静默的黑白世界,而闽南人创造的红砖大厝带来了色彩,以及永不停息的飞翔姿态。

庭院深深,高墙突兀,透过每一块红砖后面,中外文化的交融,历史深处的繁华,仿佛依然在飘荡,隐约可见。

来源:解道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honghr.com/lyzn/996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