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 旅游景区 >> 五月去哪玩世界文化遗产之天地之中历
看过超级震撼的河南最新宣传片吗?
↓↓↓
震撼!河南最新宣传片《豫见中国,老家河南》,不愧是华夏起源
除了之前推荐的追溯华夏起源之路外,五月了,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另一个河南必去之处——嵩山历史建筑群。
撰文:邓丽颖
摄影:梅生
自从古人将五行的概念嫁接到山川地理而创五岳之名,五岳就带着人格或神格成了最高规制的名山。其中,中岳嵩山和东岳泰山尤为尊显,它们都接受过帝王的礼祭。
线路概述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散落在葱郁的嵩山之中,它很好地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整个建筑可分成三类,中岳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属道教;会善寺、嵩岳寺塔、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属佛教;嵩阳书院属儒教。
三种宗教风格集中地汇聚一处,完美而深刻地反映出了宋以后的儒释道三教合流,折射到一个理想化的中国人身上就是,他/她相信因果轮回而行善事,怀着家国情怀安身立命,终以清静无为笑逝。
1
太室阙
太室阙位于嵩山之太室山南麓,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公元年)。历经年的风吹雨淋、日曝雪融,露天的太室阙如今终于“住”进了室内。
身为阙,自然要成对,太室阙分为东西二阙。二阙结构完全相同,都是由阙基、阙身、阙顶三部分组成。总体来看,西阙史料价值更高,关于建造时间和建造者的史料记录都在这里,而东阙更为完好,图案也更为生动、丰富。
西阙南面主要是铭文。阙身左上角是一幅车马图,风格与常见的汉墓图案一样。下方是单骑图,可以看到骑手拿着类似节一样的条形旗帜。有的图案已经很明显被人为刮除,露出的平整而颜色较深的部分竟然刻有“到此一游”、“民国壬戌”的字样,想起敦煌莫高窟中见过清朝人的杰作,可见“到此一游”绝不是今人的发明啊。
东阙有大量的动物图案,尤其是集齐了四大神兽,不过并没有按照一贯的方位顺序排布,其中,北面集中了青龙、白虎、玄武,而唯独朱雀是在南面。
类似于佛寺的山门,太室阙其实只是它身后中岳庙的附属建筑。但以阙作为前驱迎客,也足以可见中岳庙的规格之高。
2
少室阙
少室阙位于嵩山之少室山东麓,约建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公元年)至延光二年(公元年)。之所以无法断定确切的建造年代而只能划定一个范围,是因为阙身铭文中所残存的日期只有“三月三日”,并无年号,而通过铭文中所记载的一些官职姓名,可以与已确定建于延光二年的启母阙铭文对照,再加上三阙在形制上基本一致,因此判断它们都是在那一时期建造的。
自从年申遗成功,少室阙重新做了维护工作。在此之前,上一次维护还是在年,当时只是为其盖了一间简陋的土坯瓦房。新的围护结构是一间看起来十分现代化的玻璃房,南北方向的巨大落地窗外,就是郁郁葱葱的树林。馆内布置得非常简洁,深色的大理石地面衬出了这近两千年古物的历史厚重感。少室阙就矗立在鹅卵石围成的两片方形区域中。
与太室阙一样,少室阙也是一体的正、副阙结构,少室阙的图案相当丰富,且数量达60余幅之多,铭文虽剥蚀严重,不过从篆书的残文还是能看出朴厚、恢宏之势,清人王澍对其评价道:“石甚粗劣,篆文亦未尽善,然刻虽未工而字殊朴茂,商彝、周鼎、清庙、明堂,可以寻常耳目间珊巧之物同日而语乎?”
3
启母阙
启母阙位于嵩山之太室山西南麓,由颍川太守朱宠于东汉安帝延光二年(公元年)所建。阙顶残损严重,正脊已毁。
集中在西阙北面的启母阙铭文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三阙都和禹有关,但只有从这启母阙上才能清晰而详细地了解到禹那壮丽的生平以及禹妻即启母涂山氏的事迹。
启母阙的图案同样丰富,车马、斗鸡、蹴鞠、犬逐兔等,这些在太室或少室阙中也能见到,另外还充斥着各种杂技、魔术、马戏图案。
4
中岳庙
中岳庙原名太室祠,始建于秦(一说周)。武则天在位之时,对中岳庙极为优礼,于垂拱四年(公元年)封庙内供奉的主神为中天王,八年后更是亲自登嵩山封中岳,因此也就有了登封之名。
中岳庙位于太室山东南角,四面都被山岭环抱,北依黄盖峰,南面玉案山,东西分别有牧子岗和望朝岭护卫,这种封闭的风水形制与道家的出世思想暗合。作为道教全真派的圣地,其规模堪称宏伟,总占地面积达11万平方米。
5
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河南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由于其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年),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这里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号称“天下第一名刹”。
6
塔林
位于常住院山门外西南米处,有一片塔林,在影视剧中也多有所见。塔林占地平方米,是我国现存面积最大、数量最多、价值最高的古塔建筑群。这些古塔跨度千年,历经唐、宋、金、元、明、清六朝。关于塔的数量,不知为何竟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唐代“法玩禅师塔”是所有塔中年代最久的,建于唐德宗贞元七年(年)。
7
初祖庵
初祖庵位于常住院西北约一公里处,系宋人为纪念达摩面壁而建,故又称面壁庵。殿内供达摩像,还有二祖慧可、三祖僧粲、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唯独没有六祖慧能。东、北、西三面有清代所绘的禅宗祖师彩色壁画,可以作为研究禅宗法脉的资料。殿前有一株古柏,相传是慧能所栽植,柏树苗是他从广东带回来的。
8
会善寺
会善寺位于嵩山积翠峰下,本为北魏孝文帝之夏宫,后捐作佛寺。会善寺历史上高僧辈出,最有名的莫过于道安(非东晋名僧道安),亦称慧安,因比其师弘忍还年长,又称老安。他曾在黄梅依弘忍学法,与神秀同学,后游历四方,最后止于会善寺。
会善寺现存建筑为元至清时所建,规模较小,但寺内现存的碑、塔十分珍贵,主要有东魏《中岳嵩阳寺》碑、北齐《会善寺》碑、唐《道安禅师》和《会善寺戒坛记》碑等,还有一座唐净藏禅师塔。
9
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位于嵩岳寺内,寺已废,塔犹在。塔始建于北魏,但具体时间尚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是,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砖塔,也是唯一一座十二边形的密檐式塔,在国内的塔中独树一帜。它曾在梁思成的古建保护名录里被标了五个圈(最高级别)。塔内有地宫和天宫,出土过舍利子。
10
嵩阳书院
书院内有一方唐天宝年间所刻立的《大唐嵩阳观纪圣德盛应以颂》碑,体量宏大,雕刻精美。书院内还有老态虬枝的将军柏,为汉武帝巡行嵩山时所封,原有三株,分别号大将军、二将军、三将军,可惜三将军已毁于明末。
禅的故事南朝梁武帝时,一位印度僧人来到中原,在少林寺附近的五乳峰面壁思过,一坐就是九年,他就是被后人称为中国禅宗初祖、印度禅宗第28代祖师的达摩祖师。而少林寺也因此被誉为禅宗之祖庭。每逢盛夏,寺内红花绿叶,随风摇摆,仿佛看到了三千年前,灵山法会,佛陀拈花,迦叶微笑,是为不立文字、顿悟之法门禅宗开启之时。宋朝时,禅宗在中国逐渐兴盛,少林寺成为了著名禅宗寺庙。
年,天下大乱,军阀战争中的一场大火将千年少林付之一炬。群魔乱舞之中,无论是天下第一的少林功夫,还是禅宗初祖的威严,都在种种野蛮行径之下化作云烟,仅有东墙之外的一座天中福地之门得以幸免,满目苍夷、尸横遍野中的福地二字向人们道尽无常的真理。
20世纪80年代,太平盛世,少林寺这座千年古刹终于得以重现昔日风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少林寺似乎掺杂了越来越多佛法之外的事情,也许是大势所趋。若静下心来仔细聆听,这里还回响着多年前,达摩祖师与其徒慧可的对话:“我心未宁,乞师与安。将心来,与汝安。”这种智慧,能够穿越时空,抚慰着每一个迷茫的灵魂。
武的故事关于家喻户晓的少林功夫,其起源也是众说纷纭。比如“江湖上”著名的《易筋经》,传说此经乃达摩祖师之遗物。禅,静若处子;武,动若脱兔。达摩一生低调,与世无争,那个孤独的修行者,真的开创了名满天下的少林武术吗?
凡天下寺院,皆有护法。少林寺认定的护法是一名深藏不露的厨房武僧,名曰“那罗延至执金刚”。他曾经手持木棍单挑十余名强盗,保护了少林寺的财产安全。护法通常手持金刚杵,但寺中为他立像时,微妙的将手中所执换为木棍,这正是与佛法讲求的戒杀和慈悲遥相呼应。
不管怎么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少林功夫突然就掀起一股热潮,在明代达到顶峰,延续至今,已经成为河南最重要的旅游产业之一。
阙的故事阙,对于今天的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我们还可以从大量的古诗词中见到这个字,“城阙辅三秦”,“不知天上宫阙”,“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等等。但它又是极其陌生的,它太久远,远至两千年前的秦汉,而且,尽管水火难侵,但作为宫殿和城池的门脸,它往往会随着宫城一道湮灭。
从各种史料记载来看,阙多是恢宏的,代表着秦皇汉武那溥天王土的气势。反过来,一些地理特征恰到好处地成为了天然的阙,以至以龙门为阙,以南山之巅为阙,以东海碣石为阙。这些都无一不体现了阙的恢宏。
如今保留下来的汉阙只有29处,它们自然无法与阿房宫前那二三十丈之高的巨阙相提并论,但也正是因为体量小、地处偏僻而才有幸留存至今,成为极为珍贵的国宝。这其中,就有三处是在嵩山脚下——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合称“中岳汉三阙”。
推荐行程
第一天:从郑州出发,来到嵩山脚下。先参观道教中岳庙和太室阙、启母阙以及少室阙。然后参观嵩阳书院,从仙气十足的道家变换到兼济天下的儒家,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和不一样的风采。
第二天:清早起床,爬嵩山,看日出。上午参观山上的会善寺和嵩岳寺塔。之后出发去少林寺,感受这个历经沧桑的传奇古刹。除了大雄宝殿,最重要的景点有常住院,塔林,初祖庵等。
最佳旅游季
春天百花齐放,秋天满山红叶烂漫,色彩迷人。秋季雨水较多,可以观赏到壮观的卢崖瀑布,这两个时节旅游,天气不冷不热,十分宜人。夏天也可以看见瀑布流水,但气温高,旅游过程相对辛苦。冬天的嵩山寒冷干燥,除了少林寺可以游玩,很多自然风光都会大打折扣,禅宗音乐大典在冬季也会停演。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