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_少林功夫_嵩山少林寺

妄说什么达摩少林易筋经源于天台山道教

发布时间:2021-7-10 12:43:08   点击数:
《易筋经》

为明代天台紫凝道人宗衡于天启四年()编著,天台位于浙江东部的台州,台州为武术之乡,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曾在台州四年(—)写下兵书《纪校新书》,总结了明代所流行的各种拳法。

1

天台山是道教南宗祖庭桐柏宫所在地

台州境内天台山为道教洞天福地,历代高道辈出,葛玄、司马承祯、李白、徐灵府、冯惟良、叶藏质、张无梦、皆曾修真于天台山。

道教南宗为宋紫阳真人张伯端所创,其修持功法强调“先命后性,性命双修”,注重动功和静功同时修练。而易筋经的基本功法正和南宗修持法相同。

天台山也是佛教天台宗发详地,天台宗第三祖慧思曾学道教神仙方术,他在《誓愿文》中说:“籍外丹为修内丹”。故天台宗的修练方法里有意守丹田六字决等道家功夫,其中“六字诀气法”后传入少林为“少林七十二基本功法”之首。

桐柏宫南望可见天台紫凝山,紫凝山重峦叠嶂,秀岩怪石,幽谷奇洞,云雾缭绕,神奇秀丽,传为紫凝道人的习武著书之地。紫凝道人正是在天台深厚的道释武文化培植下,将道教南宗修炼和中华武功融合于一体,写下《易筋经》一书,《易筋经》提出了“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的“内壮外强、内坚外勇”统一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武术功法体。

《易筋经》序中言易筋经为少林达摩所传,对此武术史学家唐豪曾对《易筋经》作了详细考证,并在《少林武当考》中指出:“此书疑是羽流所作,托名达摩以售其欺者耳”,断定《易筋经》是道士或修道者所作的伪书。

另据清代学者凌廷堪的《校礼堂文集》、周中孚的《郑堂读书记》、康戈武的《中国武术实用大全》、周明和周稔丰的《易筋洗髓经(修订本)》以及《中国大百科书·体育卷》等书考证,均认为《易筋经》系明天启四年()天台紫凝道人托名达摩所作。

目前考证出现最早的《易筋经》版本是道光年间的来章氏《少林易筋经》,其中有紫凝道人的《易筋经义》跋语,称此书传于“绍黄两家”,并历数“禅家”、“宗门”、“金丹”、“清净”、“泥水”诸术语,显系明人手笔。

2

易筋之名出自道家文献,非佛家所创语汇

宋代张君房所撰的道教类书《云笈七签·延陵君修真大略》中已有“易髓”、“易筋”的说法。

《汉武帝内传》已有“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精,四年易脉,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筋,八年易发,九年易形”的记载,所以“易筋”原属道家思想,因此可以断定《易筋经》为天台紫凝道人托名达摩所作。

国家体育总局易筋经健身气功课题组经多年研究也否定了《易筋经》源自达摩的说法。

另从功理功法上看,以最近少林寺出的《易筋经》版本为例。里面内容虽经僧人改编,但仍然有大量的道家的名词和术语,里面的功法也多为道家,例举如元精元气元神辩,练元丹说等章。不仅写有魏伯阳,张伯端等内丹家的名字和功法,甚至有飞升而仙的说法。多来源于道家导引养生术,静功功法的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的功夫则完全为道家南宗的丹法,《易筋经》三教参悟说里阐叙三教同源的思想也为道教南宗张伯端祖师所提倡。

可见易筋经功法传到少林寺后,僧侣们对《易筋经》进行了一些改造和发挥,但仍然是以道家功法为主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honghr.com/lyyj/11702.html
------分隔线----------------------------